阙丹莹见杨冲锋到来,慢慢向他走过来,赵致静站在工人队伍的后面,也看到杨冲锋了,但他却不好从后面走过来,对杨冲锋点头表示,也不管杨冲锋是不是看见。酒厂的工人都认识杨冲锋,杨冲锋也认识他们。进到会场里,有万平辉在讲话,杨冲锋就很低调,在人群里扫一眼后,就不再看工人们。
阙丹莹走到他身边,将这里的情况说给他听。赵莹看阙丹莹的神情很复杂,有焦急、有担忧,见了杨冲锋后又有信心和信赖,仿佛杨冲锋到了,就会将问题一下子解决。好在没有看出什么暧妹的意思来,阙丹莹对工作是很重视的,特别是酒厂这边。这时酒厂改制出现了麻烦,那还有心情去卖弄风搔。
弄清楚情况了,主要就是三四十个酒厂两三年前新招的工人,担心改制后会让他们利益受到损害,就站出来打着不准卖厂的口号,同时胁迫其他工人一起停工罢工。要和政府对话谈判,要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够顺利进到新的厂,待遇上要同等,岗位上要优先等等。万平辉到酒厂后,纷乱的场面一下子就被控制住,普通的老工人见县长到了,又是一直关心酒厂的老领导,心里也就安定下来。万平辉几句话就将酒厂里的人群分化了,可核心的那些人,却始终不肯改变初衷。
万平辉答应坐下来谈判对话,但双方却各有言辞,始终不能相合。酒厂那些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发话出来会一直罢工,还会到市里和省里去反映情况;万平辉则依据改制方案的细则,那些细则已经上报市里,这时他也不敢随意改变口头答应下来。
走到万平辉身后,听他说“酒厂改制的项目已经启动,县里也不会对厂里的个人就放手不管,就算应聘不上,县里也会想办法进行另外安排?”
人群里就有人问,“怎么安排?是进税务系统,还是进电力系统?其他的系统就不用懵我们了。”言之凿凿,就像落聘的人很有资本似的。
这时候,县里的行业优势早就显露出来。烟叶、盐业、电讯邮政、工商税务、电力供水、能源、交通、金融银行等优势明显。社会上传着这样的话:电老虎、水霸王,工商税务两条狼。那些人就像做梦一般,还将落聘当成资本,来胁迫县里。杨冲锋听了后觉得这些人真不知所谓,是不是觉得当一个下岗工人就很光彩?
“至于怎么样安排,还要等县里商定,能不能进什么行业,具体到人怎么安排,这时都还不能答复。县里只能保证给你们落实,大家安心上班,政府哪会不管你们的前途?酒厂改制,就是要让大家得到更多更好的利益。”万平辉说。
“我看酒厂改制,将酒厂卖给私人老板,是县里某些领导得到人家的好处了吧。”有一个人吼到,其他的人也随口嚷起来,他们是见杨冲锋到了,这句话就是冲杨冲锋说的。
“我们县里每一个领导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也经得起查的。酒厂改制不仅仅是县里的经济战略决策,更是市里对全市的经济部署。股份制也不是就将酒厂卖给了谁,酒厂还是柳河县的厂。”万平辉说着,显得空乏无力。
杨冲锋听着万平辉在说话,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思。万平辉应该很有些功力,在县里的威信一直都很高,哪可能摆不平这一点事?但想回来,或许真有些无奈。他到这边来,时间都有两个多小时了,什么话还不都说完了?有些事却是真的不能兑现,也不能在退让,这时要是口头答应下来,他虽然是县长也承担不起的。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吧,杨冲锋想着,就觉得他在最初的思路上走错了方向,一味地要想将这些人安抚好。
“有没有找出核心的人是哪几个?”杨冲锋问身边的阙丹莹。“我一直在看,又问了。主要的人应该是两个,一个叫陈祥明,一个叫王洪毅,这两个人是那些人的核心,两人很少说话,但周围的人说话却都要看他们的意思。”
“两人是怎么进厂的?平时表现怎么样?”杨冲锋又说。“两人都是三年前酒厂最红火时进厂的,酒厂效益差了之后,两人都找出借口,跟不就没有到酒厂来上班,厂长李强却给他们发着工资。对了,两人和李强的关系都不错,偶尔会在一起吃饭喝酒。”阙丹莹对酒厂这边的工作,做的比较仔细。
“靠什么关系进厂的?”酒厂正红火时,几十个人涌进酒厂里,都是依仗着家里有关系才进来的。“这……还没有查到。”阙丹莹没有想到杨冲锋会这样问,这些事隐秘了些,只有问酒厂的人才会知道。阙丹莹说了声什么就到人群后去找人问了,估计是找赵致静,他对厂里每一个人都很熟悉。
正文卷第186章对话
杨冲锋不知道万平辉是不是吃了中餐,要是一直坚持这么久,也够受到了。只是不好自己主动去接替他,只能静观其变耐心等着。
赵致静从人群后走过来,到杨冲锋身边,将陈祥明和王洪毅两人的来历说出来,陈祥明的姑父在县税务局里,还是一个小头目,一个股长;王洪毅的叔叔说县国土局办公室的副主任,都有一定的权势,又善于交际巴结,在圈子里很有些脸面。陈祥明的姑父、王洪毅的叔叔和酒厂李强是多年的朋友,近两年来,王洪毅和陈祥明两人很少到厂里露面,但酒厂里的工资却没有少。陈祥明在外面开了一家摩托车经销店,王洪毅则开了一家餐馆。生意都很不错,真要他们回来上班,这些人哪又肯来?
知道这些情况后,杨冲锋心里就踏实了,酒厂改制就像滚动的车轮,想要让他停下来,或者妄图通过聚众闹出有影响的事件,来达到自己的不正当的目的,在杨冲锋看来是很可笑的行为。故意给自己找麻烦的人,那一定会给他找麻烦。
万平辉早在杨冲锋走进仓库是就看见他了,只是不好立即叫他来顶替自己,会让其他人看低自己的。没有想到酒厂这些人不肯让步,自己已经隐晦地给他们做出承诺了,他们却还要求这要求那,心里也恨得火气大起,心里早就想到以后要找机会让他们知道自己这县长是不能惹的,可这时当着酒厂全厂工人的面,也不能发作,保持着笑脸。
阙丹莹靠进杨冲锋说了很久,会说些什么?是不是会说自己今天表现得很没有魄力?万平辉一边应付着下面的提问,一边想着,继而又寻思朱志飘在政府里是不是将木器厂和肉联厂的事处理妥当了?杨冲锋已经到酒厂里来,他是第一到这边还是将那边的事处理妥当了后,才过来的?心里隐隐觉得,杨冲锋应该是将两个厂的事处理好了才过来的。
选择到酒厂里来,万平辉原以为酒厂的人不过是要提出一些要求,有厂长李强、赵致静、阙丹莹、张凌涛等人在,特别是李强在酒厂里的威望很高,要摆平这事不难,加上自己对酒厂的人一直都很有信心,就过来了。双方接触后,万平辉才知道李强借故到医院里去了,而他面对的人,主要是一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看他那张老脸,这些年轻人胁迫其他工人一起罢工,万平辉也看得出来。只是这时候也不能就让李志强出警抓人,要先安抚下去,等这事平稳了在慢慢找机会来修理他们,总是能够做到的。
这时要是不加以安抚,事情闹大,影响到酒厂改制的进程,他这个县长要担负的过错就很大了。最初的策略定下来后,万平辉一直隐忍的,谁知道这些人一点面子都不给,一僵持下来就两个多小时,还没有丝毫的进展。
有杨冲锋在旁边,万平辉心里更加毛糙,就像有爪子在里面抓挠个不停似的。但双方都不肯让步,就算说什么都是拖延时间。拖延时间对万平辉是极为不利的,时间拖久了,影响就扩大了,市里一定会得出自己魄力不足的定论。代县长的“代”字虽然已经去掉,但万平辉更想两年后能够接朱志飘的座椅,可不想给市里什么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