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这篇长篇的翻译完之后,新华书店给她又邮来了书和稿纸,汇款单。还来了一封信。信里说提高了她的翻译级别。也就是说长篇文章以后每千字给她15元。李向南以后再收到翻译任务的时候,她一般给自己定了每天五千到六千字的任务。平均每天约是8块钱。需要工作4个多小时,一般情况下4个半小时足够了。李母看着汇款单,听着李向南给她解释,她满脸的不可置信。向南用了差5天三个月的时间挣了1200块钱。1200块的汇款单啊!李母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当时向南确实挺累的,李母很心疼。向南说这回她不用那么努力了。每天工作个4个半小时,就能挣到8块。那一个月很轻松的就是240块。就李向成来说,他是临时工,一年的工资差不多才240块。还有不少人的工资达不到这个水平。她家向南挣一个月的,就是人家一年的。有些村里人都说向南是有福气的,找了周博辰这样好的对象。才不是呢。谁找了她女儿才是有福气呢。李母偷偷的骄傲。李向南给了她娘100块钱,让她零花。李母做梦都没想到女儿有一天给她零花钱都成百的给她。不过她真不想要。周博辰家是京都的,他爹又是当官的。李母依然担心他家瞧不起向南。但是向南要是有丰厚的嫁妆呢?李母在农村里没见过大世面,但是在小事上也是能看到一些道理的。媳妇儿娶进来,要是有压箱底的钱,有新被褥,有嫁妆。你看婆家高兴不高兴?所以,李母让李向南以后把钱都攒着,给自己当嫁妆。李向南心里也有一种温暖。村里头巴望着女儿从婆家掏钱养娘家的那也是不少的。有的人家做的比较明显,有的人家不明显而已。李母这样的,很难得。李向南:“娘,我听你!以后这钱我都攒着。但是村里我挣的工分,就拿来养家吧!向北上学,我这个当姐姐的应该帮一帮!”长民现在不去上学了,自然不用交学费。李母想了想也行。现在村里的工分值钱,她自己挣的钱足够养家了。向南的工钱李母打算给她攒一大半,一少半给向北读书用。这是当姐姐的帮弟弟,弟弟将来也疼姐姐。这都是好事儿啊。李母就答应。这是刚答应没几天,李向南就买回来了一辆新自行车。他她早就想给弟弟买一辆自行车上学骑了。天天走着上学,太辛苦了。之所以以前没买,是因为向北还小,买了新自行车护不住。她本来想打听买一个二手的。结果现在连二手的也可抢收了,谁要是想卖自己的自行车,左邻右舍的或是单位的人,人家就买去了。根本就到不了市面上去,黑市里有过那么一两辆,钟叔没抢到。今年向北的个子又高了,身体长得又结实。他现在搏击术也算是有点基础了。远河在学校里被人欺负了。有个初中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听说的。他爷爷是百安村的村长,就因为他们村长不卖鸡蛋,所以公社才没鸡蛋吃。那个初中生就带了一个同学到小学里要揍远河。那个孩子可比向北大多了,也高多了,再加上还带了一个。结果两个都被向北揍了,有一个鼻子都出血了。向北在班级里人缘比较好,打仗的时候大家帮忙了。当然主力还是向北自己。他们找老师告状,有初中的学生到小学欺负人。远河回家就找他爷爷告状。李大伯抓着这事不放,非得让初中开除那两个孩子。现在的学校可真有权利,对于品德不好的孩子,那是说开除就开除。两个孩子家长都带着孩子上门道歉了。带头的孩子的家长竟然是公社供销社主任家的小儿子。这是怎么着,还挟私报复啊。供销社的主任连连道歉。他从自己儿子嘴里问出了点儿事儿。他和周平家住的不远。是周平和顾翠华两个人唠嗑的时候,被他小儿子听见了。他小儿子才知道李村长的孙子在小学里上学呢。供销社主任说到这儿就不再往下说了。就说全是误会。李向南估计这两口子肯定还说别的话了,要不然那小子能到学校里就揍远河吗?周平这两口子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到如今了,还那么多小算计。人家上门还拎了东西,道歉的又很诚恳,李村长肯定不会不依不饶的。供销社主任说起周平家的时候咬牙切齿的。他把打听到的公社里开会,对周副主任的评价也说给李村长听了。李村长跟供销社的主任没有什么矛盾。周副主任也是他主动找事儿。在这两者之间,不管是李大伯还是李向南都讨厌周副主任。而且两个人,一个是供销社的一把手,一个是二把手。两个人有矛盾,谁输谁赢很容易判断的。这件事情以男孩的家长上门道歉了结了。但明显的他家肯定是恨上了周平家。向北也因此在小学的最后半个月里,一战成名了。李向南因此毫不犹豫的在县供销社里买了一辆自行车。村里人羡慕吗?羡慕的要命好不好?今年的工分值钱,有的人估算了一下,一个壮劳力拿满工分的话每个月都差不多能挣上30多块钱。想攒一辆自行车的钱也不难啊。今年村里都是高兴的事儿。今年分工分的时候,一个工分是一毛五。十个工分夫就是一块五呀。往年村里有额外的花销,像买农具买土篮子,麻袋什么的,这些东西的钱主要于来源于卖粮食。交完任务量粮,村里再分粮,剩下的粮食就是村里的。现在就不用了。家家的粗粮细粮,都把村里分的人头粮,全买了。额外的粮食大多数人家都卖了。到最后村里真就没剩多少粮食了。没粮食没关系的,村里有钱,大伙手里也有钱。:()穿书七零:意外之财让我富的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