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到1959年的 > 第212章(第1页)

第212章(第1页)

第212章

别看姜德华一口一个老弟叫着,都是不要钱的便宜话,属于上坟烧报纸,专门糊弄鬼。

但凡李卫民有事求姜德华,人家绝对会给你摆出亲兄弟明算账的架势。

更别说,两人还不是亲兄弟。

姜德华虽是个见钱眼开的势利眼,但是这种人往往比正人君子更好打交道。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收了好处,人家是真给你办事。

这类人还有个共同特点,不安于现状。

给他们点机会,他们就能顺杆往上爬。

大河村建小学,就地取材地将知青们变成学校老师,不但能让城里知青们安分守己地接受劳动改造,还能提高大河村,乃至附近几个村的儿童识字率。

这年头无论干啥事,都讲一个争第一,立典型。

扫盲这种事同样有指标,更牵扯着一系列人的交椅。

“老弟,你对哥哥够意思,哥哥也绝不会亏待着你,你不是要结婚了吗?缺什么少什么尽管跟哥哥说,如果供销社没有,我想办法从别的地方给你调,价钱方面好说,一张票都不用花。”

听出李卫民主动献策是为了加深和自己的关系,姜德华脸上笑开了花。

这么机灵的年轻人,属实是不多见。

心情不错的姜德华悄悄告诉李卫民一个,只有内部人员知道的秘密。

每到月底,供销社会对现有商品进行盘点。

盘点过程中,供销社会将有问题,包装破损的商品划归为残次品。

残次品销售不用于合格品,不需要任何的票证就能买到。

而且价格相比于合格品,起码低了一半。

至于是真有质量问题,还是。。。。。。

关键要看姜德华的笔怎么写,糖果糕点,油盐酱醋,大米白面这些稀缺物资需要凭票购买。

同时,它们又能变成不要票残次品。

李卫民眼前一亮,说道:“姜哥,供销社有没有大料,桂皮,香叶,肉蔻,草果这些香料?”

闻听此言,姜德华摇了摇头,说道:“你说的这些东西,我就听过大料和桂皮,其他的香料我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你要这些玩意儿干什么?”

“还不是为了处理家里的那些肉。”

李卫民随口解释了两句。

听到油盐酱醋几个字,李卫民马上想到了一个词。

十三香。

一系列的香料搅拌在一起研磨成粉,能够变成烹饪食材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十三香。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受物资短缺影响,烹饪食物的方式非常简单。

酱油,醋,大酱成为少数几种能够为饭菜增添味道的调料。

至于其他调味料和香料,几乎难寻踪迹。

除了可以将这些香料研磨成十三香,还能用它们卤制卤菜。

凭着家传的狩猎本领,加上56半自动步枪,李卫民解决了家里吃肉的问题。

吃饱的问题解决了,李卫民也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吃好。

山中的兽肉普遍存在着味道腥臭,难以下咽等问题。

特别是野猪肉,熊瞎子肉,味道又腥又臭,如果不添加大量的调料,很难掩盖肉本身的腥臊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