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自己没有找错地方,李卫民笑呵呵地说道:“大姐应该是杨场长的爱人吧?你好,我叫李卫民,之前杨场长帮过我不少忙,我一直没机会报答。”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按照我们村的习俗,我来给杨场长送点年货,东西就在楼下,您看是现在搬,还是。。。。。。”
李卫民侧过身子,讲出了此行的目的。
听到李卫民送来几十斤肉,杨永贵的爱人心有一动,急忙从门里走出来,来到二楼扶手处低头向下看。
果不其然,下面停着一辆驴车。
上面放着满满一车肉。
“小李同志,你先等一下,我进去通知一声老杨。”
看到车上的冻肉,中年女人像是换了个人,一脸喜色地跑回屋里,叫醒了正在睡午觉的杨永贵。
“老杨,你快出去瞧瞧,有个叫李卫民的年轻人,给咱们家送了一驴车的冻肉。”
“李卫民。。。。。。是他!”
刚刚睡醒,杨永贵一时之间有些糊涂,直到媳妇儿再三说到李卫民的名字,这才想起李卫民是谁。
秋天的时候,过来的卖鱼的乡下人。
时间过了两个来月,杨永贵都快把李卫民给忘了。
“杨场长你好,我提前给您拜个早年了。”
不等杨永贵开口,李卫民先拱手给杨永贵一家拜年。
又讲起年前送年货,属于大河村的传统习惯。
大河村靠山吃山,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野味。
“我爹从小就教我受人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没有杨场长的帮助,当时我打到的鱼,恐怕都要坏在手里。”
李卫民满口都是感谢,绝口不提联络感情之类的事情。
听着听着,杨永贵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
好像自己不收这些东西,就是看不起贫下中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