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听完,李卫民恍然大悟。
大规模的知青下乡,确实要到六十年代中期才开始。
在这之前,还有一类特殊的群体。
五十年代先行下乡的兵团知青。
相比于后面的插队知青,兵团知青无论是待遇,还是身份,全要好上无数倍。
前往兵团劳动的知青,每月有生活补助,各类待遇按照知识分子标准进行配发。
拿着工资,吃着大米白面。
相对,有资格进入兵团的知青,首先要有高中学历,还要有一技之长。
根正苗红。
出身不能有任何的污点。
两类知青待遇,可谓有着云泥之别。
“主任,咱们这没有兵团呀。。。。。。”
“听我把话说。”
徐海涛掏出一包香烟,取出一根递给李卫民。
随后又给自己点了一根。
“人生百种各不相同,这些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性格本分,热爱劳动,服从管理,有人则是惯于惹是生非,散布歪理邪说,抗拒兵团管理。”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严重影响了兵团形象,并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因此,兵团决定把这些不服管教的知识青年,交给地方进行约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他们的灵魂和思想。”
李卫民无语道:“这不是丢包袱嘛,兵团管不了就交给地方。”
“说话注意分寸!别什么话都往外面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