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表示,他回来时,小七就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利,别说一群士绅,就是官绅也不怕。
士绅们见状,就去找长公主、康王求救,让长公主、康王管管宣王。
长公主实在嫌吵,就收拾行李,去京城了,只留下一句话,“一切遵从陛下的指示!”
至于康王,他自己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他又不是愚蠢之人,“摊丁入亩”明显对百姓、对景朝的统治有利,他是皇帝也会选择这个。
而且,他觉得那群人对他与宣王的关系认知错误。
虽然他们是一个爹,但是不是一个娘,就算宣王瘸了一条腿,他也不敢去踹宣王那条好腿。
弄到最后甚至江南这边的速度还比直隶那边快,为此宣王向谢少虞发去了嘲讽!
丝毫不顾忌自己的年龄和身份。
谢少虞:……
谢少虞默默将信件收起来,打算回京后,向陛下和宋致告状,既然宣王不讲究,他也不客气。
然后一改之前的速度,向江南那边看齐。
士绅们看着直隶与江南地区的动静,气的面目扭曲,但是一丝办法都没有。
他们低估了陛下的民望和决策力,单单是靠他们这些人反对,压根挡不住大势。
年底腊月,“摊丁入亩”政策在直隶和江南地区全面落地,朝中众臣被这个速度惊呆了。
明明前段时间,京城中还传着谢少虞、宣王他们各种不好的消息,看来是一点都没有影响到他们。
霍瑾瑜见状,则是再次下谕旨,命令全国各地全面展开,直隶和江南地区已经给各地打样,怎么做,不用她指导了。
至于一些与当地士绅勾结,消极怠政的官员也被处理、贬职。
冬日白雪,庭院深深,谢府东苑的暖阁中传来孩童整齐的读书声。
上首的谢公手持一本书,慈爱地看着满屋的小辈。
休息时分,孩童们一窝蜂地围在谢公身旁,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幼儿的声音满是稚气,有时还听不清,不过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和愉悦。
谢公也是有问必答,一脸和蔼,“一个个来,我跑不了,跑不了。”
不多时,轮到谢烨,小娃举起小胳膊,踮着脚,唯恐谢公看不到他,“曾祖父,什么叫摊丁入亩,这是不好的事吗?”
他前段时间和爹爹一起出门做客,听到一些人骂“好看爹爹”,实在太过分了。
其他小孩一听,也被问住了,他们没听过这东西,也好奇重复。
“曾祖父,什么叫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我好像听爹爹说过。”
“我知道,我知道,少虞舅舅就是忙这事的……”
……
谢公见状,沉眉思索道:“摊丁入亩,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把丁税平摊到田地中,征税只看田地的多寡,不看人数。”
小孩齐刷刷地摇头。
更多陌生的词出现了,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