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用过早膳之后,陆江年就带着元婉如,在村里闲逛。虽然不少人对他们投来注目的视线,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打扰的。陆江年也看得出来,元婉如并不想和元家人亲近。他穿了一身石青色暗纹锦袍,用料华贵雍容,玉笄金冠束起墨发,一张白皙却棱角分明的俊脸上,自始至终都摆着高高在上,生人勿近的气势,元家人哪一个都不敢在他面前造次。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他只有在看着元婉如的时候,淡漠的眼眸里,才会出现温暖的笑意。不得不说,虽然没有机会和元婉如私下交谈,但是看到她如此受夫婿宠爱,元家人还是放心的。其实,仅从陆江年愿意陪着元婉如回乡迁坟这一件事,也能够看得出来,忠勇侯府对元婉如的重视和疼爱。再听元心慧说起小塘村的时候,元家人的心,算是放下了。他们人微言轻,根本帮不上元婉如什么忙,只要能看到元婉如好好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元婉如不亲近他们,也强求不来。毕竟,孩子根本就没有和他们一起生活过,哪里能有多深的感情呢。她这些年,一直不忘捎银子回来,都算是情深义重了。更多的事情,元家人也不敢奢望。元家人这般知情识趣,元婉如的确松了一口气,站在一处田埂之上,眺望着乡野风光。不远处的草地上,一个小牧童在放着两头大黄牛,黄牛低着头吃草,吃得格外欢腾。木亭村地势不错,村里平地较多,依山傍水,是个种地的好地方。远处是错落起伏的山林,秋日染色,树叶泛着黄色、暗红,五彩斑斓,景色宜人。农村人早出晚归,这个时候,田地上已经有了不少劳作的乡民,还有梳着双丫髻的孩童在田间嬉闹玩爽,热闹,平凡,朴实。陆江年站在她的身边,不经意间问了一句:“娘子,那天在小塘村,你是怎么迷惑曾德的?”这件事,他一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询问她。元婉如微微一愣,侧头看他,他也转头看她,四目相对,他的眼里十分平静,好像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她还想着,他什么时候憋不住了,才会问她。毕竟,那天玄影扇了曾德的耳光,完全没有留情,曾德疼得要死,怎么可能乖乖回答她的话的,她的小把戏,能够糊弄别人,却糊弄不了陆江年。“就是那杯水,乘人不备的时候,我在水里下了药。”陆江年瞳孔一缩:“什么药,这么厉害?”能够蛊惑人的心智,让别人牵着鼻子走?两个人走到这一步,许多事情,元婉如也不打算骗他。她身上解释不了的事情又不止这一件。“不过是一种致幻的药,还有一点麻醉的效果,所以曾德才会忘了疼痛,配合我的问话。”自从东宫出事之后,私下里,她一直在准备各种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娘子,你……”对上她清澈如水的眼眸,陆江年剩下的话,就问不出口了。她摆明了不想说,问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下次,若是为夫审问犯人,可能还需要娘子的帮忙。”元婉如松了一口气,他能不问,再好不过了。“如果有需要,你可以找我,但是这个药没有那么神奇,对于那些训练有素、意志力坚强的人,起的作用不大。”“曾德当时受了伤,又是一般人,心志不坚,所以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事到如今,陆江年已经确定,他家娘子并非寻常人,这一身高深莫测的医术,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呢?换作别人,他已经把人抓起来,严加审问了。可是,这是他心爱的女人,他并不在意这些解释不通的地方了。只要她在他身边,她便是山野精怪变出来的,他也认了。他盯着她,十分骄傲地说:“娘子真厉害!”“为夫真是担心,有人将娘子抢了去,还是要早点圆房,才能心安。”元婉如本来还被夸得不好意思,听到后面的话,脸都黑了。他天天,净想着这些了?她面无表情地推开陆江年,转头就走:“闭嘴!”-两个人往回走,走到元家附近的时候,看到元心慧和村里的几个大婶在吵架。“你这个妮子,真是不识好歹,我们也是为了你好,本就嫁过人了,还带着一个哑巴儿子,以后你的日子怎么过?”“就是,心慧啊,你年纪不大,若是还想嫁人,就该把这孩子丢在曾家。”“是啊,一个哑巴,要来做什么,日后养在元家,也是增添你爹娘的负担。”元心慧搂着元小杰,气得脸都红了:“关你们什么事,这是我们元家的事,我爹娘,二哥二嫂都没说什么,轮得到你们在这里指手画脚!”元山本来准备去喊元婉如夫妻,路过这里,自然要给自家妹妹撑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三伯娘,四婶,心慧是我妹妹,小杰是她孩子,元家还不至于养不起他们,以后这种话,大家还是别说了。”“我这个做哥哥的,永远都不会嫌弃他们的。”一个塌鼻子的老婆子轻哼一声:“说得好听,心慧才回来几天,你当然这样说,你自己就有三个孩子,多养一个,不觉得亏吗?”“你们家文浩已经送学了,读书是最费银子的事情,等日后紧巴巴的时候,再来埋怨心慧,岂不是耽误了她。”“她还年轻,你这个当哥哥的,就该为她打算。”元心慧斩钉截铁地说:“三伯娘,我自己有手有脚,我能养活我和小杰,不会增加家里的负担。”她没嫁人的时候,在家也帮过农,她懂得种地。再不济,她去镇上找活,给大户人家当下人,难道就养活不了她和孩子吗?嫁人,她是再也不想了。元山发现了站在不远处的陆江年和元婉如,笑着招呼二人:“回来了?”“族里迁坟的位置已经选好了,我正想带你们去看看。”今早用膳的时候,元山说了,元婉如才知道。元家从她每年送回来的银子里,每年拨出五十两,捐给了族学。这是元川在世的时候,提出来的要求,这些年,元家一直坚持着这个旧例。因为元川的这一份恩情,村里对元川夫妻的坟茔选址,比较重视。元婉如既然回来了,当然要提前告诉她一声。过两天就是九月初八了,若是她有异议,村里也能立即再选一个让她满意的位置。:()穿书独美后,高冷世子跪求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