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谈却不愿意,拼命摇头,而且他不知道是犯病了,还是耍起了混,他很快记不得了,啊呀啊呀想说什么话,又说不出来,闷头往床上一躺,护士们只好都去安抚他,但他这次谁也不理睬了。
他情绪颇为激动,人全被轰出去了。
“你们是谁?”
“爬远点。我不认得你们。”
护士有点委屈,抹眼泪直呼其名,说:“终于被你看到了,这才是谈子为他平时的样子,根本不会认人的。”
但是照还是要拍的,方大导的灵感正是来源于老谈的吹牛逼啊,也是来自于301院,这么有传奇性的经历,怎么能不留点痕迹呢?
老实说,护士们提出合影,也不是光为了谈子为,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方沂和医护人员,以及随后赶来的领导们合影,“咔擦”留了一张照。
这么一顿折腾,给弄到了傍晚,方沂拒绝掉约饭,想起来自个儿的女友还在底下呆着呢。女友一照面就说:“我脖子好像好了!你看看是不是?”她摇头晃脑,努力给方沂秀自己那脖子,“下次要找医生问一下,还需不需要每个月跑一次,我不喜欢医院!”
方沂有点心不在焉,没细想她讲什么,正要伸手去提她脖子,就像是提布偶猫一样。
她也没在乎,躲过方沂的手,一巴掌拍上来,翻来覆去确认五指扣紧了:“走吧,今天你剩下的时间,还属于我呢。”
杨兰访谈录】
“天生我才,还是砥砺前行——方沂。”
九月,可能是近期媒体吹捧的太厉害,方沂接到了一采访节目《杨兰访谈录》的邀请。
主题就如上,还是逃不出“天才”这两字。
没办法,这俩字现在值钱。媒体总爱塑造一些强人,好像这一个人能单枪匹马创造时势一样。
好在主持人杨兰不会试图挖掘他“背后的故事”,方沂接到邀请后,约定不谈感情问题,不谈dj无人机近期在中东被用于军事用途的话题,除此之外百无禁忌。
无人机被用于军事用途这事儿让新晋阔佬汪涛十分苦恼,有可能导致dj无法上市。他近期在各种场合撇清dj和军火公司的关系,“我们是一个农业公司”,但似乎无济于事。
杨兰那边挺专业,采访稿改了几轮,随后定在了方沂的艺术追求上。双方谈妥,九月第一周,在共和时代自己的工作室里面简单搭建了个景,主持人杨兰就在这里和方沂一对一访问。
此前方沂大概了解了一下该节目,主持人杨兰期望往严肃性高端访谈努力,陆续邀请了一些商界大佬、国内外政治人物,科学巨匠等等……做的像那么一回事。不过也仅限于此,采访不是很深入,少有问到嘉宾内心深处的采访名场面。
到底是杨兰团队的水平问题,还是受到了放送限制,这个谁也说不清楚。
另外,这几年所有访谈类节目都在后退,观众已经不太喜欢这种节目。电视台有句话讲“就算综艺比访谈节目收视率好,但访谈节目就是电视台的情怀”,这话不知道哪个领导说出来的,反正谈话类节目从七点黄金档转移到了九点档,现在调到了十一点深夜档。
更有趣的是,电视台似乎也要被淘汰了。
有电视台使用春秋笔法,试图给年轻人洗脑:“不看电视台的人,是不成熟的人。”
暗示不看电视台的都是些幼稚儿啊。
另一边,电视台老大央视的索福瑞媒介研究调查显示,高收入观众看电视的时间明显低于低收入者,因为高收入者有更多娱乐途径。
简单来说,看电视被归类为廉价娱乐。
但的确电视观众平均年龄不断提高,对应了前面“成熟”这个结论,就是提高的有点过了,统计为“六十岁以上高龄观众”。
“新闻千篇一律,越来越主观;电视剧看得我都想哭,编剧的智商让人怀疑,导演的不负责任让人发指,演员大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大骗子;节目除了选秀就是挖人隐私的情感谈话类节目,各种主持人都像喝多了口齿不清思维混乱自以为是,台下的观众集体无意识地傻笑。”
“不看电视,可以提高你的智商。”
12年是挺混乱的一年,新旧交接,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在这一年离大众远去。方沂前些年电影上映前后都会狂接访谈,《爱有来生》上映时他跟着俞非虹单日接过十三次采访,此后逐年递减,今年他只在年初接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以及现在的《杨兰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