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做得这些记当,都是用第一称的叙述,尽管我现在想起,这些都是关于姚宇航的事情。
“不对啊,就算我想代入他的视角,然后查找蛛丝马迹,也没要真把自己写进去吧。”
我仔细地检查每一篇文档,甚至后面开始检查软件最原始的保留备份。
我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进入备份的目录。
这时候。
我赫然发现,最原始的文档记录当中,我是用了姚宇航的视角。
一番比对。
我终于发现了端倪。
凡是涉及到姚宇航的地方,都被替换成了“我”或者“沈风”。
而且随着不断检查,我发现有些地方,经过替换,明显的语句不通。
“这。。。。。。”
“这些文档,被人用批量替换改动过?”
我清楚的记得。
这种操作我在大学时,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用过。批量替换一些关键词,这样可以初步防止查重。
而这样的结果,肯定会造成一些语句不通的地方,需要二次人工修改。
我继续进行比对。
这时又有了惊人的发现,一些被替换过的文档,经过了修改语句已经变得通顺,但是有一些,很显然没有来得及修改。
而这些文档,都被我打过标记,标示为次要级别。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
有人动过的我笔记本,但是这人改动文档时,显然时间仓促,就先紧着最主的进行改动。
“到底是谁呢?”
我的笔记本设有密码,连胡芳都不知道,包括事务所那边以前的助理,也不知道。
这时候。
我想到了一个人,难道是程傲。
他自己都承认,趁我不注意在我手机当中,装了不干净的东西,让我受到监控。
那么他窃取了我电脑密码,不是没有可能。
我当即找到程傲。
上次,我问他的时候,只顾着问他到底是不是他把我推下山崖,让我失忆,却忘了问他,是谁指使他干的。
这次正好一块问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