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编织形状是最难的。
面条滑溜溜的,又很软,余幸把自己织毛衣的本事都拿出来了,三个人埋头坐在桌前,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也才只做了几个成品而已。
经过油炸之后,再捞出来,就变成麦黄色,硬硬的面饼。
余幸擦了擦汗:“你们别看它现在平平无奇,其实非常方便,又容易携带,只要有热水,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面。”
她现场演示,用灶台上的热水冲泡了一碗,大约三分钟后,掀开盖子,浓郁的香气立刻散发了出来。
“来,尝尝看。”
余幸把碗往前面一推,感叹的道:“这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了。”
斯柳和斯杨尝了,都赞不绝口。
尤其是斯柳,她几乎是立刻就想要量产并推广售卖了,但余幸很遗憾的说不行,因为这个面饼单靠人工的话,实在是太难了。
或许可以寻摸寻摸有没有木匠铁匠,能鼓捣出个差不多的机器——至于原理的话,应该就是纺织丝线差不多,或者挤压定型也可以。
但力道应该更轻柔一些。
斯柳点点头,在心里默默记下。
晚上吃的是烤串。
在院子里支起小炉子,用上好的木炭点燃了,竹签上串好腌制的鲜肉,牛肉羊肉猪肉,蔬菜海鲜种类齐全。
余幸还特意调制了烧烤料,往上面一洒,霸道的香气弥散,引得人直流口水。
“等天气暖和点的时候,烧烤生意做起来会比较好做,等打官司的事情处理完了,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斯杨和斯柳吃的抬不起头,无比期盼着夏天的来临。
这样的日子虽然很快活,但多少是有些心虚——虽说待在余老板身边,是殿下的安排,但是目前他们两个人,除了吃吃喝喝,貌似并没有做过什么有用的事情。
当天晚上,斯杨睡在了一楼的小房间里。
是临时收拾出来的,放了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桌子,外带一个小衣柜。
院子里的风声呜呜吹过,树梢唰唰作响。
一伙子人趁着夜色,悄摸的靠近了小院。
“就是这家。”
其中一个小喽啰低声道:“里面就住了俩女的,是大花火锅店的管事,她俩要是出了事,官司肯定打不成了。”
王武:“再等半刻钟,等巡城使走了,就动手。”
“是!老大!”
巡城使铛铛的梆子声近了又远了,小喽啰灵活的攀墙跳进了院子,他负责探路并从里面打开门栓。
但其余的人在外面等了又等,也没有等到院门被打开。
“这小子干嘛去了?”
王武有些焦躁,又推旁边的人:“你,给我进去看看!”
于是又一个小喽啰从围墙跳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