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杜兰泽略带迟疑地停顿了。她似乎正在考虑打压华瑶。她向来以“才思敏捷”而闻名,顾川柏等了她一会儿,她竟然还没贡献一条计策。
顾川柏指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华瑶在秦州、凉州、沧州的声望极高。殿下可以在秦州、凉州、沧州散播消息,或者在邸报上刊登一则檄文?,把华瑶的罪行昭告天下。华瑶好大喜功,勾结叛军,盗取了沧州的四百万石粮食,使得沧州、秦州民?不聊生?。您还可以挑拨沧州与凉州的关系,借机获取沧州的兵权。”
顾川柏这一招毒计,并未得到方?谨的首肯。
方?谨站了起来,往前走了两步:“羌人羯人甘域人都在屯兵备战,你若是动摇了沧州、凉州的边防,不止太后饶不了你,天下臣民?也饶不了你。”
“请您恕罪,”顾川柏认罪道?,“我一时口?快,说错了话。”
方?谨披着一件黑貂大氅,径自从顾川柏的身?侧走过。
她站到杜兰泽的面前,杜兰泽又禀报道?:“今夜子时,东无的杀手突袭孟府,险些?杀害孟竹舟。微臣派人接应了孟竹舟,并且为她安排了住处。”
直到此时,杜兰泽才闻到了方?谨身?上传来的酒气。今夜,方?谨饮酒了吗?杜兰泽的脑海里飞快闪过千百般思绪。
自从杜兰泽进入殿内,方?谨和顾川柏一直在讨论华瑶。
其实方?谨最大的敌人还是东无。与东无相比,华瑶微不足道?。东无的财力、兵力、心力、体力都远远胜过华瑶。最重要?的是,华瑶心怀仁义,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而东无仿佛恶鬼在世。他暴虐成性,残害了无数官民?。
东无在南方?各省的根基十分深厚。
大梁朝的名门?世家也多半分布于?南方?省份。
大梁朝建国之初,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学武习武”的风尚。名门?世家为了自保,必须供养武功高手。各地的权力逐渐分散,名门?世家更容易掌权。
谢云潇的祖籍是永州谢氏,杜兰泽的祖籍是琅琊王氏,顾川柏的祖籍是绍州顾氏,“谢、王、顾”也被?称为开国初年的三大世家。
开国女帝驾崩之后,新帝登基,不成气候,世家短暂地掌权二十年。吏部选官升官的名单上,绝大多数都是各大世家的门?生?,朝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因而抬高了世家的门?阀。
那?段时间,科举的题目极其艰深晦涩,涉及了玄妙的算术、繁杂的文?辞,除了自幼接受名师教导的世家小姐或公子,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极难考中进士。
后来,兴平帝登基,改革了官制、法制和科举制,大大地削弱了世家的权力,“世家”二字也演变为“书香门?第”的代称。
永州谢氏依然是大梁朝第一世家,并且以效忠皇帝而出名。琅琊王氏一蹶不振,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绍州顾氏曾经一落千丈,又被?当今的皇帝扶持起来。
所谓的“三大世家”大不如前,世家子弟更是无意于?争权夺利,只讲究“清贵”二字,行、动、坐、卧必须保持仪态,琴、棋、书、画必须样样精通,调香的本领也必须修炼到极致。
即便如此,当今的皇帝仍然不放心不受他管控的世家。
皇帝开始重用东无。他把东无培养成酷吏,派遣东无镇压南方?各大省份的名门?望族。皇帝或许是自比于?兴平帝,但他的所作所为远比兴平帝残忍得多。他利用东无的恶名,使得达官显贵畏惧他。
东无只是皇帝的一把刀。皇帝其实也希望,东无得罪权贵,又被?权贵暗杀。
皇帝千算万算,偏偏算漏了一条——东无并没有在南方?省份大开杀戒。
东无勾结了当地的名门?望族,暗中发?展了许多年,沿海省份遍布东无的党羽。此外,东无及其同党总是不择手段地刮取民?脂民?膏。
方?谨、华瑶和司度尚且知?道?轻重缓急,东无不仅毫不收敛,甚至无恶不作。
东无巧立名目,掠夺南方?各大城镇。当地官员也监守自盗,趁乱贪污,至少有上千人参与其中,人人都觉得有利可图。
正因如此,孟道?年才会死谏。
若不是去年那?一场瘟疫,东无的党羽甚至不会浮出水面。东无韬光养晦,早已?在无形之中动摇了大梁朝的国本。
方?谨当然也明白?东无的手段。若论财力和武力,方?谨都不如东无,这也是她近来心烦意乱的原因所在。
方?谨有她自己的打算。她不再与杜兰泽、顾川柏谈论公务,转身?走向了内室。
趁着方?谨还没走远,杜兰泽赶紧说了一句:“本月的月底,大理寺要?举行一场三司会审,审理虞州的风雨楼悬案。风雨楼案发?当时,微臣正在虞州的山海县。今天夜里,大理寺卿传来一封信,要?求微臣明日一早去大理寺接受审讯。”
今天中午,太后特意传召了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的高官,问起了几个案子的审理情况,“风雨楼悬案”正是其中之一。
太后当政,满朝文?武不敢懈怠。
杜兰泽作为“风雨楼悬案”的目击证人,理所当然地收到了大理寺卿的信件。又因为杜兰泽现在是方?谨的近臣,大理寺卿不敢得罪她,信中的措辞十分客气。
方?谨背对着杜兰泽,不甚在意:“你且去吧,无妨。”
杜兰泽再次伏拜。
次日早晨,京城又下了一场小雨。
杜兰泽撑着一把伞,站在马车的侧门?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