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到民国做裁缝by西柚免费 > 第133章(第1页)

第133章(第1页)

日子一晃到了年底。

腊月二十八这日,按南方风俗照理是要做一些大扫除、备年货、打年糕之类的迎接新年的准备,当然这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风俗习惯,作为一家时装工作室,纪轻舟自然无需操心这些。

对于工作室员工而言,今天也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日,顶多为即将开启春节假期而暗藏些许期待而已。

冬季日光斜长,就连二楼书房也被朦胧柔和的阳光所笼罩。

洁白的日光从百叶窗照射进来,在地板上留下一条条狭长光段,气氛静谧而安逸。

突然房门被敲响,打破了沉静氛围。

祝韧青端着印有铃兰花纹的陶瓷茶杯,推开房门进屋道:“先生,咖啡。”

“嗯,放桌上吧。”纪轻舟头也不抬地应声,专心地绘制着图稿。

祝韧青走到他办公桌旁,动作轻巧地放下了咖啡,垂眼扫见屋里满地的纸张,就俯身收拾了起来。

那些纸张平整的看起来像是草稿的图画,他捡起以后都整齐地叠在了一起,放在书架上,觉得先生以后说不定会有用。

至于那些已经撕碎的、或者揉捏成团的,就先扔进了专门收纳废纸的垃圾桶里。

收拾完房间,他正要出门,身后忽然传来纪轻舟的声音:“诶,等等。”

祝韧青顿然停下脚步,转身就见他先生将几张稿子塞进文件袋里,递给他道:

“这是二月份的画稿,你帮我跑趟沪报馆,送到他们报社主笔的手里。要是二楼没人,就拿给隔壁照相馆的宋先生,宋先生也不在的话,放在楼下门房那也行。”

这活祝韧青已经干过一次了,不必再问报馆的详细地址,闻言立刻接过了信封点头:“好,我这便帮您送去。”

“穿得厚点,把你那邮差包背上,路上小心啊……”

“嗯,谢谢先生提醒。”祝韧青稍有些腼腆地微笑应声。

“行了,去吧。”

待人出门,纪轻舟又转过身来,拿起铅笔继续绘制图稿。

约莫十几分钟后,他“啪”地放下铅笔,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拿起几张手稿夹在画本里,步履匆匆地离开书房,去了斜对面的制作间。

一开门,诸多的视线投射而来,除了冯二姐等人,还多了两位新裁缝。

随着年关将至,天气愈发的寒气逼人,即便是最为追求时髦的那班先生女士们,在这个严寒的时节,也不再那么热衷于打扮自己。

听几个员工所言,最近各家洋服店的生意似乎都冷清了不少,也就他这时装工作室,随着客源的累积和名声的流传,非但不见冷清,反倒愈发火热。

毕竟熟客都知晓,在纪先生这做衣服,直接定做下个季节的衣裳即可,除非付个加急钱,否则多半要等上一二个月才能收到。

其实工期拖久了,纪轻舟心里也着急,为此特意制定了计划,至少在春节假期前,结清民国七年的所有订单。

于是自元旦之后,他便不再接急单,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还在月初时新招了两位裁缝。

此次招聘裁缝分外顺利,同样是四十元的月薪,短短三日,应聘之人却有七八位,基本都是慕名而来。

新招的两个裁缝,一男一女,是纪轻舟从应聘选手中挑选的手艺最好的两个。

一人名为文翠蔓,祖籍江西,家里三代都是裁缝,擅长缝制中式服装和饰品,旗袍长衫、裙褂鞋袜等等,样样在行。

文姐原先其实也经营着一家裁缝铺,不过因为竞争压力大、铺子房租又连年增长,她也上了些年纪,不像其他裁缝那般能迅速地接受新事物,学做新衣裳,依靠老一套实在无力维持店铺运转,就索性关了店,出来靠手艺谋生。

纪轻舟选择她,是因为她手艺确实精湛,手缝比车缝还要整齐细腻,刺绣功底亦是深厚,且速度还很快,比起工作室那擅长手针的田阿娟,缝制速度快了近一倍。

这样快准精细的手针技艺,靠的是一种经验和直觉,非多年锤炼是练不出来的,太适合在他制作那些复杂金贵的纯手工高定服装时,来给他做助手了。

若非文翠蔓年纪大得已经能做他母亲,纪轻舟有时候真想开玩笑说一句:“你是我寻找多年的黄金搭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