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将娘耳提面命说过不要瞎玩,抛在了脑后,连平日还算矜持的女娃也完全不管了,几人一起玩跷跷板,随着升高和降低而大笑。
男娃跟猴子一样在梅花桩上跳来跳去,又或者是像蜘蛛那样,沿着爬网左右横蹿,弄得自己浑身上下大汗淋漓。
蔓蔓和小草要跑去看里头的屋子,她走之前喊旁边的女孩子,小丫坐在草坪上,望着里头的屋子摇摇头,“俺不去。”
她娘也不让她去,说那是要粮食的。
小丫揪着草,不再说话。
娃们似乎没有玩够的时候,在那里跑来跑去,状似无忧无虑的模样。
土长背着手说:“你说得对,一斤粮食好些人也不愿意出。”
她也没办法一定要让大家都出,有的人家娃实在太多了。
刚开始建童学的时候,姜青禾已经预料到了,眼下根本没办法囊括所有的孩子,因为也没有办法免费。
她还不够富裕呢。
没办法负担起湾里六七十个孩子的命运。
可她在努力改变。
不过要问那些不能进童学的孩子,小丫说:“打猪草累了,能让俺进来玩会儿就好了。”
二羊荡着秋千说:“俺白天还有活呢,吃了饭只能坐屋里编筐,有了这,俺就能求了娘来,俺从没玩过这么好的东西。”
“俺不喜欢上啥学啊,俺只喜欢玩,”土苗说。
今天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童学像是个巨大的光球,还是彩色的,笼罩着他们,让他们攀爬、跳跃、匍匐、滚动,像个活泼有生气的孩子。
虽然并不是时刻能待在这,可只要做活累了,就能进来,钻进那尖顶小屋里稍稍休憩会儿。
荡会儿高高的秋千,有个伴的话,还能玩几次跷跷板,踩一踩梅花桩子,坐一坐那一踩上去摇摇晃晃的木马。
以及专门有在角落背光处,留给他们的小屋子,一座宽大的木头房子,没有床,但是有光滑的木板,可以在里面睡觉。
那就足够让人高兴了。
这里让他们每天充满着盼望。
这一天从早到晚都充斥着孩子们热烈的欢呼声,直到夜色四合,声音才渐渐平息。
一连欢腾了好几日,等到第五日后,这里白天便属于要来上童学的十五个孩子。
蔓蔓背着小包,牵着姜青禾的手走在去童学的路上,她忍不住仰起小脸问,“我今天都要在童学里面吗?我要睡在那里吗?”
姜青禾环抱着新给她做的小被子和枕头,第三次告诉她,“要睡在那的,有小草姐姐和二妞子姐姐跟你一起睡呢。”
蔓蔓笑起来,她晃着小手说:“我要上学啦!”
但其实,她早在去年就得上学的。
只是在今年的九月初,姜青禾才能正式送她入学。
不是希望她能够学到很多的本领。
而是一个母亲希望她的孩子,可以结交很多玩伴,快乐健康地度过童年时光。
绝不是辗转其他人家中,又或者单独跟着父母,被拘着无法外出,以后想起小时候,不会像她一样长久地沉默阿。
愿自由和快乐围绕。
南瓜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