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清殿内,听闻琅琊王已经带兵平定叛乱的各位大臣都松了口气。
随即又看向殿后,殿后有了动静。
只不过众人抬头看去,心中哗然大变。不是说太安帝病危已经起不来身了么,那出现在龙椅前的人是谁,还有身旁扶着太安帝的女子,挺着大肚子,那不是,不是琅琊王妃么,她什么时候进宫的?
陆斯年抬眼打量了一眼太安帝和亦瑶,敛了神色。
平清殿后又跟出来了几人,太师,太傅,太保还有几位辅国大臣都神色恭敬地站在了殿内,众人恍然发觉,陛下身侧除了琅琊王妃之外,还有大监浊清,而浊清手上捧着一封金色的卷轴。
龙封卷轴!
所有人一时大气都不敢喘。
“宣,琅琊王等人觐见。”浊清朗声长喊。
等候在殿外的萧若风几人对视一眼,踏进了殿内。
亦瑶扶着太安帝坐在了龙椅上,垂首恭敬地站在了身旁,萧若风进殿后一眼就看到了她,除了脸色有些苍白外,还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
萧若风一愣,亦瑶那意思是。。。。。。
“跪!”还不等他多想,浊清上前一步,打开了龙封卷轴,殿中所有大臣全部恭敬跪地,等候那个最后的名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传位,三皇子,萧若瑾。”
满殿哗然,众人低着头左右看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明明最有可能的那个人是琅琊王啊,陛下最中意,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怎么会,怎么会变成了景玉王。
朝臣跪地,都喏喏不敢言。
萧若风听到那个名字时,也松了口气,兄长继位,满朝大臣见证,名正言顺。而他身旁跪地的一个年轻将士,听到名字时,却愣了半晌。
跪在前方的几个辅国大臣也互相看了看,太师董祝率先开口,“臣遵旨,定当竭力辅佐新皇。”
“臣遵旨,定当竭力辅佐新皇。”既然百官之首都表明了态度,那殿内跪着的其他大臣也都一齐表明了态度。
“众卿,平身,都回去吧。”这次开口的人是太安帝,他看向下方跪着的儿子,“风儿,萧燮这次叛乱的后续事宜,你来处理。”
“儿臣遵旨。”
太安帝扭头看向身侧恭敬站立的人,亦瑶上前扶起了太安帝,没有看向下方的人,恭敬地把人扶回了后殿。
等到龙椅上的人离开后,他们纷纷看向刚在后殿中的几位大臣,太师董祝神情难辨,剩下的几位也都缄默不语,离开了平清殿。
至于龙封卷轴,已经被李公公还有禁军护送,快马加鞭送去了景玉王府。
即使部分人再心有不甘,再心怀鬼胎,由太安帝,满朝大臣见证,景玉王萧若瑾为下一任新皇,名正言顺,尘埃落定。
平清殿后,亦瑶扶着太安帝坐在了塌上,太安帝拍了拍她的手,“不必再浪费你的内力,孤的身体,孤清楚。”
亦瑶收回了自己的手,望向这个刚才改变了主意的帝王。
“还满意吗?”太安帝问她。
“满意。”亦瑶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