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话事人无弹窗 > 第480章 乾隆欲效旧唐肃宗事(第1页)

第480章 乾隆欲效旧唐肃宗事(第1页)

~当晚,和琳哥俩碰面。密室门甫一关上。和琳急切问道:“哥,今日朝堂之上,我都差点吓疯了。你教我说的那些话~你怎么想的?”“我久在御前行走,了解老头子想法。揣摩圣意赌一把,日后你才能走的更远。”“放权给西南诸省与我有何干?”和珅笑了,一边挑着灯芯,一边低声道:“就算朝廷同意给西南各省汉人自筹军饷、自建军队,也会预埋几根钉子。我想让你去四川做钉子,抓起兵权。”“四川?”“对。湖广肯定不行,凶多吉少。云贵桂太穷,去了难有发展,而且有阿桂坐镇,没你做主的份。想来想去,巴蜀最好。”……“哥,事到如今,我也想问你一句实话。你~觉得朝廷有几成胜算?”“6成。”“有吗?”“有~”“即使平了吴乱,也像安史之乱后,地方各种藩镇割据吧。”和珅得意的笑了:“所以,你的机会就来了。”“你把四川经营的水泼不进针插不进。未来我们哥俩一文一武,一内一外,这就叫大清天下和家党。”和琳诧异的瞪大了眼睛。没想到大哥居然野心如此之大?不过,和珅只想做权臣。他认为大清会重现旧唐往事。数十年后,朝廷费劲吧拉的平了吴乱,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在未来的日子里必须和藩镇毒瘤一起生存。割不掉,割了大瘤宿主必死。这样的话,自己就不能满足于做个内廷宠臣。和家也要占个藩镇,在中枢和地方两头踩,才能确保地位稳固如泰山。……“我离京太久,最近京里有什么新鲜事吗?”“米贵、茶叶贵,什么都贵,京旗怨声载道。对了,京城有不少人开始琢磨将财产搬回关外老家。”“嘉亲王在做什么?”“抓权。他唆使都察院弹劾拿下了九门提督,换上了王府门人,各部主事也换了不少。”“嘉亲王的一举一动都在皇上掌控之中,他翻不起浪花。对了,老于那个滑头呢?”“于老大人还是那样,每天磕头作揖装聋作哑,不过嘉亲王对他印象不错,经常召进宫里征询意见,一聊就是半个时辰。”和珅长叹一口气,说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天下,真的要大乱了。”……最后,和琳还是忍不住问道:“哥,为什么你对朝廷这么有信心?就因为历史上只有朱元璋一人从南向北打赢了吗?”“是,但还有其他缘故。”“什么?”“底蕴。我大清从关外起就经常败,败多了,从上到下也就习惯了。而吴国却没有败过。你别小瞧了这点区别。我大清能扛事,但吴国未必能扛事~”和琳严肃的点点头。他好像有点明白了。三藩之败、和通柏之败、征缅之败、金川之败、到如今的南方全面溃败~大清朝屡败屡战!但是曾经的那些辉煌对手呢,一个都没笑到最后。大清是真的能扛~和珅缓缓吐出两个字:“韧性!”“翻翻史书你就明白了,我大清是最善于吸纳经验,最擅长纠错的王朝,没有之一!”……这一次,素来杀伐果断的乾隆很罕见的迟迟下不了决心。这一步走出去,就是效仿旧唐平安史之乱,代价会很大很大。烦躁之下,乾隆找来了《新唐书》。“~肃宗借兵收复长安,许诺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看到这段,乾隆第一反应并不是耻辱,而是蹦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大清,有可借之兵否?如今,吴军彻底掌握战场主动权,随意调动兵力物资,想打哪儿就打哪儿。假如,有回纥这样的外兵加入,想必战局会有所不同吧?漠西蒙古?罗刹哥萨克?红毛夷?法夷?都不太行。灵光一闪,乾隆激动的哆嗦起来,他想到了一个绝佳选择——西南土司!……九月初八,吴军轻骑兵军团暨2个客团,攻取长沙府醴陵县。之后,挥师北上。长沙城一日三惊。小吴门,是长沙城东侧的一处城门。此时,巡抚孙士毅和团练大臣曾涤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抚台,团练一缺粮饷,二缺火器。大敌当前,刻不容缓。”“本抚只能优先保证长沙3万绿营兵~”“长沙武库明明有多余火枪,为何抚台要当我等湘人是傻子?”“你!”“姓孙的,长沙城墙自从三藩之乱以后就未曾修缮过,墙矮城破,岌岌可危。吴贼精锐骑兵已抵城外,你还在防着我们湘人团练?你是何居心?”,!孙士毅冷笑:“地方团练本就是乌合之众,指望他们守城?还不如直接打开城门拱手相让。”……以工部主事致仕,曾涤官阶不高,但颇为跋扈。因为,曾氏乃沅(读作圆)州府大族,且和湘西土司有联姻。曾涤突然笑道:“本官明白了,你孙士毅是江苏杭州人,你和李逆是妥妥的老乡!你是不是想拿长沙城去你老乡那邀功?”“你放屁。杭州是浙江不容置疑的唯一省城!”孙士毅也炸了,俩人冲到一起,拳打脚踢。红缨帽掉地,骨碌碌滚开。周围人目瞪口呆,随即拔刀相向。看样子不等吴军攻入城池,城内就要火并内讧了。……孙士毅明显不是曾涤的对手。虽然俩人岁数都不小,50出头60未满。但是曾涤明显凶悍,让人怀疑他当初考的究竟是文进士还是武进士。总之,孙士毅被老拳打的鼻血长流。一位相对冷静的总兵想拉开俩人,却挨了曾涤一拳,默默捂着眼眶躲开了。他顶着乌青眼,拦住周围人:“退后退后,大人们比武,你等小兵掺和什么?”两边武装护卫们顿时松了一口气,说真的,很难办。……曾涤骑着孙士毅,左右开弓一顿暴打。突然,有人沿着城墙飞奔而来~大呼:“朝廷有旨意。”扭打成一团的孙、曾二人默默松手,借坡下驴~跪地听旨。“着湖南巡抚孙士毅,即日起迁四川巡抚,旨意到达之日即刻启程,不得延误。”“原工部主事、现任湖南团练大臣曾涤,公忠体国,品性纯良,颇有见得,加湖南布政使衔,暂署湖南巡抚。即日起,湖南赋税钱粮全部滞留地方,一应事务,曾涤可自行决断。”俩人对视一眼,诧异表情溢出。随即齐刷刷磕头谢恩。“臣孙士毅、臣曾涤谢主隆恩。”……气氛一阵尴尬。最终还是粗野的曾涤打破尴尬,伸出胳膊挽起孙士毅:“恭喜孙兄,贺喜孙兄。”“少不入川,老不离川。孙兄老迈,正是入川的年龄。对了,离开长沙之前,本官要必须给你摆上一桌,走,下城。”孙士毅还是冷着脸,他想不通,世上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酒宴上,他勉强喝了3杯,只觉肋骨疼痛。曾涤敢如此狂躁,一方面因为他本性如此,文人皮,武夫核。另外一方面就是他手下团练里有3000土司兵。……总之,曾涤像扔垃圾一般将孙士毅送过了湘江。官船远去,望着逐渐模糊的岳麓山。孙士毅擦了擦嘴角的血,骂道:“湘西土匪。”不过,曾涤听不见,他正在迫不及待的实施他的长沙毁灭计划。头一件事,就是摘下小吴门牌匾砸的粉碎。然后打开武库,让他麾下团练人手一杆火枪。不够的,从绿营那里调。……曾氏子嗣繁多。刨除早夭,最终活下来的兄弟就有11个。曾涤唤来自己兄弟:“五弟。你亲自监督将长沙军械作坊、番库存银全部打包运走。”“哥,运回哪儿?”“当然是运回我们老家。”“嗻。”曾涤想了想,又嘱咐:“湘女多姿,搜罗2000人一并打包带走。”“啊?”“快办,速办。晚了都便宜吴贼。”“嗻。”……曾涤粗野,但不傻。他以巡抚身份再次巡视长沙城防。一路摇头叹气~身为工部主事,对修建城墙一点不陌生。就眼前这残缺城防,想扛住铳炮犀利的吴贼?他认为是扯淡。拉开千里镜了望,偶见吴军巡逻骑兵路过,主力扎营在6里之外。城墙上,一员虎将快步赶来,甲叶铿锵。“大哥,吴贼大军已至5日,为何迟迟不攻?”“我派人探过了,吴贼派来的兵不多,至多1万。他们应该还在等援兵~”“江西来的援兵?”曾涤摇头,指着奔流不息的湘江水。“湖北扛不住,下一个就是我们。根据兵部公文,吴贼主力应该在湖北,但也不排除江西来兵。”……湘江水面,整日忙忙碌碌。署理巡抚曾大人下令将城中6门最大口径的重炮卸下,装船运去隔江相望的岳麓山。此举,被吴军哨骑发现。于是,轻骑兵军团兀思买决定发起一次进攻,不能让吴廷资产这样白白流失。同时,派人催促北边,加快进程。赶紧结束湖北的主要战役,让援兵南下。要不然,,!自己手里的兵力真的拮据,总不能让骑兵攻城吧?……金鼓声中,客家新兵组成的2个步兵团默默摆开阵型。长沙城墙残破,清廷自从平定三藩之乱后,就再也没有拨银修缮过。这和清廷的军事理念有关系。湖南地处内陆,不在沿海,不在边境。充其量就是湘西大山里的土司部族不满官府收税,自发的下山割点人头,抓点娃子。疥癣之疾~清廷一直在搞改土归流,大刀阔斧,恩威并施。乾隆朝的前半程,西南土司在朝廷面前乖巧的很。所以,对比广州、福州这类沿海省会坚固高大的城防,长沙城墙简直就是糊弄。……轻骑兵军团没有炮兵编制。2个客团由于定位缘故,也缺乏重型大炮。兀思买从萍乡出兵时,临时借来了20门大炮。所以,曾涤的判断没错,吴军迟迟不攻城确实是在等待援兵。兵力不足,火炮不够。攻城不能四面开花,只能单点突破、重点进攻。这几天里,勤务营赶制了100多架云梯,6架壕车,2架了望车。……牛角声响起~长沙城头,曾涤披挂整齐,望着远处齐整走来的红黑军服方阵。“守城士兵每人先发5两,赢了再发10两。”“现在招募出城敢死队。每人先发50两,活着回来的再发100两。”赏格如此之高,以至于报名者踊跃。光脚赤膊的土兵们腰挂短刀,肩扛火枪,表情亢奋。很快,凑出了800个疯子。……历朝历代,打仗都费银子。大清朝尤甚!这和起家模式有关系。清军的本质是——武装抢劫集团。如果分不到足够多的好处,匪徒们立马散伙。从辽东起家到立国百余年,清军都没有摆脱武装抢劫集团的底色,或者叫基因。而吴军的底色是——商团武装。撒克逊皇家海军也是。……相比武装抢劫集团,商团武装更费银子。一般来说,商团武装的战斗力很强,因为目标明确、武器先进、军官职业。从被征服者的角度来看,往往更愿意被强大的商团武装统治。因为商团武装只是要钱,但不会要命。而武装抢劫集团既要钱也要命。……长沙番库存银被曾家掏空。剩下的银子勉强够发战前激励,战后就没得发了。对此,曾涤心知肚明,但无所谓。他认为,赢家才有烦恼,输家不配有烦恼。到时候全城搜刮,凑出赏银。再不够,他可以默许这帮人到湘江西岸去抢,甚至屠一座县城也没什么。……曾涤是典型的武装抢劫集团中坚分子,从里到位都浸透了奇怪的思想。在工部任职时,他曾着一雄文:《减丁安邦论》。内容之骇人听闻,思想之离经叛道,就连最保守最有攻击性的都察院都不敢吭声。文章里全是坑,旁人抨击或者赞扬其论点,都容易踩到雷区。都察院内部组织精兵强将,对着这颗“大雷”反复研究了18遍,决定:放弃,换下一个。总之,乾隆用人的标准复杂、且抽象。有一种哲学系博士,出任精神病院院长的美感。:()大清话事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