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综影视宜修 > 第22章 番外(第1页)

第22章 番外(第1页)

安阳其实很早就感受到了外甥的不同,这个外甥看向外物的眼神跟以前不同,他不像是这个时代所能生长出来的,外甥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吃过苦,最艰苦的这一次就是他的父母去世,但是这不代表他能有同情底层人的心。就像安阳的棋艺是华父所教的,华家有什么东西安阳可谓是一清二楚,华南教给安向前的功法安阳从来没见过;至于是不是华父之后得到的……安阳可不信,若是有这样高深的功法,整个华家上下也不可能只剩下这个外甥活着。随着他和华南接触的时间越来越久,安阳逐渐看明白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和外甥有一定的联系。直到——安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父母还没有去世,姐姐还没有成长起来,每日最开心的就是姐姐和华大哥带着他一起玩。走在熟悉的林子中,这里姐姐经常带着他打兔子,他最是熟悉不过。果不其然,姐姐姐夫就在前边,哦不,这时候应该喊华大哥。安阳小跑着扑到姐姐怀中,他真的好想好想姐姐啊……就如同小时候那样子,三个人在林中嬉戏玩闹,就在天色渐晚的时候,三个人就要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但安阳拉不走他的姐姐。安阳着急道:“姐姐,姐姐我们回家!”他不敢多想,时间就此停留多好啊。华母温柔的摸了摸年幼的弟弟的头,她要离开了……就这样,安阳看着他的姐姐、姐夫变成了星光点点消失在这片林子中,在恍惚中,他好像听到了一句话‘照顾好华南’。他所在的林子也逐渐变成了一片片碎片,安阳悬浮在半空中,那些碎片里满是记忆画面,每一个画面中都有他的身影,随着他慢慢的长大,画面中的人逐渐从三个变成两个到最后只剩下了他自己,再到之后,那画面中出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安阳好像明白了些什么。睁开眼后,一片怅然若失,这好像是姐姐对他的指示……大家都说安阳是一个非常有福气的人,年轻的时候有姐姐姐夫做靠山,等到年纪大了,出了一个有能力的外甥,三个孩子也各有各的才能,是唯一一个不靠自己努力做到留名青史的人。每当这个时候,安阳都只是笑一下,别人说的话他都承认,但那又如何呢?他也在这个国家的发展中做了自己的贡献,他永远心无愧。——————————康熙和他的孩子们。康熙的后半辈子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困在紫禁城中,坐在这高高的金銮殿上,以往他感觉到权势的美妙,现在有的只有无尽的枷锁……每天都有人来给他们上课,教他们什么是新的思想,告诉他们以前的制度是不对的。但是实际上康熙不觉得,他不觉得他当皇帝的那段时间做的有多么差,他也不觉得他当皇帝那段时间百姓过的有多么差,要不是他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根本得不到最终的胜利。别人都告诉他他错了,连他的孩子们都告诉他他错了,可是康熙不觉得,若是大清有这么先进的科技,他们能看到的大清依旧能看到。就在无尽的折磨中,在无尽的矛盾中,还有无尽的悔恨中,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离开了这个牢笼,因为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大清灭亡之后,这些皇子们跟其余人一样上扫盲班,学堂上先生讲述的是新思想,传达的是技术,教的是做人。胤禛身为下一任皇帝本身就是坚毅的,但是身为满族皇子让他把汉人当回事很难。但是,民族大融合想法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他多年来的思想。‘我们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是同胞,是一家人,我们虽然不是同一个民族,但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从今以后凡是我国子民,统称为华夏民族!无论你是汉族还是满族,是蒙古族还是回族,或者是其余民族,我们都是华夏民族!’胤禛产生了思考,他从根本上认识到了大清和这里的不同,大清从根本来说还是为了满族利益,他们忌惮汉人却不得不用汉人,他们害怕他们的血缘被稀释,但是实际上他们已经在逐渐的汉化。他们不想承认,不断的打压汉人,可是实际上他们必须重用汉人,汉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不得不承认民族融合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输的不冤。更让胤禛震撼的是华南竟然任命他为地方官员,这可是管理一省的大官啊,难道他们就不怕他有造反之心吗?身为拥有军事政治权力的地方官员,若是当真有反抗之心,那他就可以发展为军阀!华南还当真不怕。这是一次考验,一次对这些满人贵族的考验,这是个和平的社会,他不可能把他们全部给杀了,也不可能关着他们,养着他们,而胤禛对国家的态度让华南很是惊奇,这是第一个融入进来的皇子。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胤禛的任命书下来之后被兄弟们冷眼以待,在他们看来四弟四哥背叛了大清,哪怕大清已经亡了快十年了。胤禛想了又想,找到华南询问原因。华南看着原本历史进程上的下任皇帝,这人有能力,有手腕,若是能全心为国家办事倒也是好事,这也是华南想要试一下的原因。“胤禛,你接受这个国家,她也接受你,你是她的子民。”短短一句话,胤禛心头有说不上来的感觉,就因为他对国家的一点认同吗?来到山东,他没有见过在大清治理下这边的百姓,但绝对不如现在过的好的。身在其位谋其职,他很快就投入在了自己的工作中,烦劳的政务很快就淹没了他,在康熙狼性的教育下成长,之后很快接受新的思想的人能力是绝对不会弱的,就像华南一开始想的那样,胤禛很是平稳的开展了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他最常做的是走访,华南说了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京城中他是普通百姓,也习惯了劳作与学习,到了这里他也保留了以前的习惯,只不过把学习变成了走访。他最常做的就是站在那些老汉老太中间,听听百姓口中的那些闲话,就因为这,他真正的认可了这个国家。“哎呦,以前咱们的日子难哟,现在跟天堂似的,可惜俺娘走的早,就是不知道那边是不是也这样好过,不行不行,明儿个得给俺娘烧点纸!”“哈哈哈哈李老三,在以前你娘都是长命的了,就你是个孝顺儿子,惦记着你娘,不过说的是呀,若是他们晚点走,就能享受一下现在的日子。”胤禛磕着边上大娘塞来的瓜子听着他们唠东家长西家短的。他发现这个村子里有几户是外边搬来的,要是搬迁呢,大多都是因为家里旱了涝了,就像大家伙说的,活不下去了,要不然谁愿意离开故土呢?“这十年来少见啊,西边的都是当年发大水淹了庄稼,朝廷不管,东边那一户是那年河南大旱,那狗官草菅人命,不放粮,没办法只能走,走了一路一家二十口就剩了人爷仨,没法子,那年这边也难,但是比起河南好多了,他们爷仨就在这落了脚。”胤禛为官十年,为人清廉,深受百姓爱戴,百姓们评价他为最亲民的官,就是因为他闲来无事,喜欢走到人堆里的八卦,而他话也多,喜欢跟人唠儿。其实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他是前朝的皇子,但是他自从到了这以来,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也经常为百姓们讨福利,看那个村村户户建设的多好就知道了。胤禛回到京城后,华南把气息奄奄的康熙带到了胤禛家,依照华南的话,紫禁城要作为古建筑建设博物馆,胤禛的父亲还是他自己养着吧。就这样,在康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跟着他的这个四儿子见识到了许多,在死亡来临的这一刻,康熙拉着胤禛的手,他认同了他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是他太固执了。至于其他的皇子,有一部分接受了这个命运,在自己的领域上发光发热,也有一部分接受不了,就一辈子待在牢笼一样的村子里……——————————后世。后世评价这个时代,都说他是一个很神奇的时代。这还是第一个前后朝能够和睦相处的时代。‘若是清朝没有被代替,等待我们的只有无尽的压迫,西方在不断的发展,那些清朝老爷们秉持着天朝上国的理念,他们是不可能看到外边的世界。若不是朝代更替,我们就不会有今天如此富强的国家,不,应该是说我们要到达这样的富强得有更加艰难的一段路要走。’‘是啊,总统他简直就是上天的宠儿,组织发明出来的新式武器,清朝根本没有出现的东西如水泥,这简直让人猜测,他会不会是穿越过去的?’‘别什么都是穿越的,他年幼时父母双亡,据悉,他的父母是被清朝高层所杀,在这样逆转的情况下,发明出这一切也不是不可能。而且火统很早就出现,清朝只不过是不重视这些的发展,所以比较落后;那时候西方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枪。至于那些玻璃水泥什么的,那配方又不复杂,若是有新发明,不是发明不出来的。’‘嗯反正我要是古人,我发明不出来。’‘能不能谈一谈扶桑啊?’‘有什么好谈的?当年我们总统东渡扶桑,原本是想友好交流的,可谁知他们天皇不做人呐,我们的古董他们偷盗非常多就算了,还妄图改变历史,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连自己的百姓都不放过……’‘是啊,那时候扶桑的百姓简直像活在原始社会。’‘不过庆幸吧,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非常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我们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说起来这一个更神奇,在当时第一个第二个工业革命的时候,他们怎么做到既发展又不污染环境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历史书上不都说了吗?而且不污染环境难道不是好事吗?莫非我们国家像洛杉矶一样的雾霾你才开心呀?’‘不是楼上,你怎么恶意这么大呀?我只是觉得他们的方法真的好不可思议,我只是觉得我们的祖先真的好聪明,现在的环境我特:()综影视:自宜修起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