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力不行。”
“是啊!他借人家的电机去了。”
这一天天的朝外跑,给人晒秃噜皮。回来拿着瓢喝凉开水,连着喝两瓢。
“吃了吗?”
“在县城吃的……”走到哪,吃到哪,都是集体的,过路的想吃也成,赶上了就吃。更何况他们有公差的,坐下只管吃就完了。
只是赶不上饭点,回来家里又不能正经做饭。
桐桐用热水给冲豆粉,用豆粉泡饼子,再从泡菜坛子里捞些泡的莲花白,这就是今儿的晚饭了。
四爷一边吃着饭,一边指了指包。
桐桐去看,里面放着两个甜瓜。
“你自己吃,别给孩子留。其他的还没熟好,下次再给孩子带。”其实是赶上就给带,赶不上就算了。孩子生下来没有那么富足的物质,没有养成很多的习惯,其实他们不觉得苦。但是桐桐是习惯了另外一种生活,叫她没水果吃,她其实很难受。
偶尔吃个罐头,但罐头跟鲜果还不一样。
桐桐闻了闻,一股子香味,这是熟透了。她洗了,咬了一口,天旱,瓜是真甜。她递过去:“咬一口尝尝。”
“吃过了。”
“不信!”
“真吃过了!”去办事,四个人分了人家一个甜瓜,又虫子咬过的瓜,露瓤了,就给吃了。
后来自己又折返回去,跟看瓜田的人偷偷买的。
“你咬一口!”
四爷咬了一口,是甜!今儿白天吃的那个没熟,是青涩的味道。
桐桐一边吃一边道:“其实,河沟挺宽的,还有些水,下面也足够湿,可以随意撒着青菜种子,哪怕是石头缝里,一样也长菜。”
四爷摇头:“蔬菜扎根才多深?你这几天没去河沟,明儿你去看看,地皮裂开了。”
桐桐咬着甜瓜,瞬间就觉得不甜了。
但这事,人力终究有限。她换了话题,“大三念完,这就该实习了。哪怕是干部实习,也是下基层第一线,先参加劳动再说。金禄和金福要照看孩子,最好还是回来参加一年一线劳动……”
这叫深入基层群众。
“一线……可以是农村,也可以是生产车间。看他们自己怎么选。”
省城和县城通了火车,他们回来没那么困难。
一放假,就都回来了。
金禄放假最早,他拎着他的所有行李,戴着他的校徽,坐在火车上。到了火车上,又刚好是吃饭时间。
他直接去了餐车,然后跟人家笑着点头:“不好意思,打搅大家吃饭了。”
“没事!没事!坐。同志有事吗?”
“我带的行李多,看到车厢里好多同志正好在吃饭,怕撞到大家,就想过来站一站!一个小时候以后我就到站了……我可以在这里站一站吗?”
当然!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