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维看着大家激动地刷频,他的这条微博评论区也被《六人行》的粉丝在六个小时之内,冲到了2万+的留言数,心满意足地神隐了。
ok,《六人行》系列没有因为第三季而一蹶不振,仍然在继续。
大家仍然在关注。
目的达到了。
胡思维认真思考着,后面的宣传节奏应该怎么来。怎么样做,才能够提高、保持住大家对它的期待,不让这口气掉下去,让这部剧在万众瞩目下重启回归。
现在都是他们这些幕后工作人员在布一些东西,后面应该让《六人行》的演员们开始下场了。比如颜良在上节目的时候,可以适时地提一下正在准备进组拍摄一部剧,但这部剧处在保密阶段,还不能跟大家说,给大家卖个关子,然后让大家自己往《六人行》的方向猜。
这一刻,胡思维满脑子都是怎么样做可以让《六人行》更好。
两个月前,他想都不敢这么想。
-
“你真的要回归《六人行》了?”李跃峰在片场问6严河。
6严河举起手中的剧本,挡在自己嘴巴前面,对李跃峰说了一声嗯。
李跃峰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
“《六人行》有救了。”他下意识地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把6严河都给惊住了。
李跃峰说:“我其实很喜欢看《六人行》,这部剧是我最喜欢的剧之一。”
“是吗?”
“嗯,我后面还想要找一个情景喜剧来演,但是吴白不同意,怎么都不同意,说出现《六人行》这么一部剧是特例,国内就没有特别好的情景喜剧的剧本,除了你,没有人能做。”李跃峰叹了口气,“我其实真没有把它当成情景喜剧在看,我就特别喜欢里面那几个人待在一起的感觉,特别朋友。”
6严河点点头,想起来什么,问:“那等我们这一季开拍以后,你要不要来客串一个角色,玩一玩?”
李跃峰有些惊喜地问:“可以吗?”
6严河说:“嗯,我准备在新的一季里邀请一些朋友来客串一下。”
“可以啊。”李跃峰点头,“我想去。”
6严河:“行,到时候我叫你。”
李跃峰:“那就这么说定了。”
6严河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对李跃峰的印象。李跃峰仍然还是那个比较功利的行事方式,只不过他这个人似乎要是真把谁当朋友了,在这方面就会稍微好一点。这一次,6严河跟李跃峰拍《焚火》,对他的印象比在拍《十七层》的时候好多了。
对比起来,差别其实就在于李跃峰那个时候对他并没有现在这样不设防——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李跃峰,跟他虽然也一样说说笑笑,但很显然,说什么,笑什么,都是思考之后才表现出来的。6严河自己又是一个感知力很强的人,对这样的人,6严河自己当然也不会释放出真实的情绪。两个人就这么面子上你好我好地把戏拍完,杀青之后,各自拜拜。
这一次,李跃峰觉得6严河拿他当朋友,所以才让汪彪来提醒吴白,就放下了一些对6严河的防备,觉得可以跟他做朋友。他真实的那一面就暴露了出来,6严河这个人呢,又是典型的“如果你对我好,我肯定不会对你差”,慢慢的,6严河也开始接受李跃峰这个朋友的存在了。
6严河自己也觉得很神奇。
他真的不是太喜欢一个特别功利、拍戏总是要把别人给踩下去的演员。
李跃峰几乎在每一个剧组,都会像面对竞争对手一样面对其他演员。
哪怕是在《焚火》,他也只是把商永周和6严河这两个明摆着踩不下去的人放到一边,在日常的宣传稿中,那李跃峰仍然还是仅次于这两个人的三号人物的。
但6严河却慢慢地接受了李跃峰的存在。
熟悉了李跃峰一点之后,他甚至觉得,李跃峰跟曾桥挺像。他们两个人都是那种因为在自己的事业上还处在上升期,所以很没有安全感,甚至是很有竞争意识地面对这一行。
李跃峰是在自己的地位、自己的人气上较劲,曾桥则是在演技、在别人看待他的眼光上较劲,都有功利的一面。如果是李跃峰是主动出击,让自己站在别人的肩膀上,那曾桥就是被动地拒绝跟那些他瞧不上的人扯上关系,很“爱惜自己羽毛”。
每个人都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6严河思索着他们两个人,再回想一下自己演过的剧本,演过的角色,意识到,他演的戏,可能真的碍于自己年龄和角色年龄的关系,所以甭管什么性格、什么设定,在这种人格和性格的复杂度上,都比较简单,纯粹,没有两面性,甚至是多面性。
人是圆形的,是一个多面体。在戏剧中,人却往往是符号化,哪怕两面性,或者是多面性,也只是几个面,不可能真正做到立体地展现一个人物。
可有的人物,为什么就可以给人立体感,是这部戏把他复杂程度的方方面面都拍到了吗?
不,是这个人在观众心中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真实的性格特征,戏里面没有拍到的,观众可以想象出来。
6严河再去看自己在《焚火》中演的李无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