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到民国做裁缝by西枫 > 第57章(第1页)

第57章(第1页)

这下气氛彻底缄默下来,谁也不肯搭理谁。

又坐了一会儿后,纪轻舟懒洋洋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到安乐椅旁拍了拍扶手说:

“好了,别跟我摆脸色了,差不多到时间吃饭了。起来吧,陪你下楼,虽然我吃过了,但还可以再吃点,那份牛排的量少得跟开胃前菜一样。”

解予安情绪还沉浸在方才的话题中,听见声音却已下意识地站起身来。

握着手杖,听着脚步声随对方往门口走的时候,他难得地产生了些许好奇,纪轻舟对美如此推崇,那他又是长什么模样?

他不自觉地在脑海中拼凑着从沈南绮那听来的那些描述词,端正,漂亮,身段好,爱穿白衬衣……但最终脑子里浮现的还是那只牙尖嘴利的兔子。

偶尔脾气尚可,大部分时候都很是可恶的兔子……

“发什么呆,是去楼下吃饭,不是回房间。”

见解予安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出了门便往右拐,纪轻舟连忙握住了对方的小臂,往左边牵了牵,无奈轻笑道:“没了我你可怎么办啊,解元元。”

解予安动作一滞,回过神来,找借口道:“我去卫生间。”

“怎么,餐厅旁边的卫生间故障维修了?”

纪轻舟下意识回了句,随即想到这家伙那死要面子的性格,懒得与他在这多耗,就松开了手说:“行行行,你去,我在这等。”

解予安犹豫几秒,若无其事地转身,淡定道:“也不急,去楼下吧。”

第43章报馆

翌日下午,吃过午饭后,纪轻舟在兜里揣上了那张选票,准备去望平街上的民报馆交个缝纫机的租金,顺路去沪报馆投个票。

考虑到邱文信就在沪报馆工作,而他也正好想问问对方关于“横祸”的问题,出门前就问了解予安一句,要不要和同他去沪报馆,找信哥儿聊聊天。

约莫也是闲得无聊,解予安只稍作考虑,便答应了下来。

于是托他的福,纪轻舟得以蹭了趟专车接送。

位于福州路的望平街乃是大名鼎鼎的报社一条街,好说除了个别几家报社在其他位置,大到可聆听中外世界声音的《申报》、《时报》、《新闻报》,小到《新世界》、《大世界》、《先施日报》等等的游艺“花报”,都挤在这短短几十丈长的街巷上。

吴老太儿子工作的《民报》是其中一家,邱文信父亲创办的《沪上日报》也在其中。

望平街虽短,来往车辆行人却不少,两旁商铺林立,可称得上繁华二字。

纪轻舟透过车窗看风景时,注意到出没在这条街上的人,衣着大都比较体面讲究,而考虑到此地毕竟是新闻中心,经常来这的估计不是文人才子,便是商人学者,就可以理解了。

黄佑树驾驶汽车缓缓地在马路上行驶,到达民报馆门口时,纪轻舟先独自下车,跑了趟报社,找到吴老太的儿子付了两个月的缝纫机租金,随后回到车上,接着往前开到了沪报馆。

沪报馆是一栋砖石建造的三层小洋楼建筑,一楼只有窄窄一间门面,雇了一个老茶房,专门接待不重要的客人,收发信件稿件之类。

又因为最近开办了选美比赛,作为合作方的报社,沪报馆在玻璃门外安置了一个红漆的铁皮投票箱,旁边还专门挂了牌子,写明了必须要购买某某报纸剪下选票投递至指定投票箱,否则无效云云。

而在玻璃门旁,一墙相隔,还开着一扇铁门,门后是一道窄窄的木板楼梯,通往二层。

据那老茶房所言,从这上楼就是报馆的主笔房了。

“那邱文信此刻在楼上吗?”纪轻舟倚在玻璃门旁,询问那老茶房道。

“您来得正巧,邱先生不久前刚上楼。”对方答道。

纪轻舟闻言道了声谢,转身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了折叠的选票,投进了门口投票箱,随后握住解予安的胳膊,带着他走进隔壁通道,往楼上走去。

至于阿佑则表示自己留在车里等候,看着车子。

两人缓慢地走上楼梯,往右一转便是一个装潢简洁的开放式工作区。

午后昏淡的自然光笼罩的屋子里,摆放着数张朴素的桌椅,几乎每张写字桌的台面上都堆满了稿件、报纸和信件,连地板上也摆满了书籍刊物,整个就是一幅乱七八糟无处下脚的画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