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商业场内,现在有多少商家?”纪轻舟询问道。
“不算上主楼的特产陈列馆,共一百零二家。”程馆长示意了下一旁的铺子道:“每店大多是一间屋子,宽一丈三尺,进深一丈六尺,统一这般大小。”
他们谈论时,恰好路过一家竹编店。
纪轻舟望见那店里堆放的、墙上挂满的种种竹筐、竹篮、竹席等器物,觉得颇为拥挤。
此地虽然热闹,但商店太过密集,又是统一管理,没有橱窗,位置也有些狭窄。
倘若用来开时装店,全部衣服堆挤在几个架子上,一眼望去实在没有特色,很容易被忽略。
他心里正这般忖度着,骆明煊便直接开口评价道:“这店铺空间有些不足啊,仅适合卖小东西,换成我们的店,怕是展示不了几件衣服。”
“这你放心,我当初设计商业场时也有考虑这点,特意在转角处做了几间大铺面,留给二位的正是那样一间。”
程霖春好声好气地解释,侧头看向纪轻舟问:“纪先生要是逛够了,不若现在去跟我看看?”
“那请您带路吧。”纪轻舟微笑抬手道。
虽面上不露声色,但纪轻舟逛到这里,其实对这边呈现的商业氛围已有些失望。
这里头的确是一个热闹的大百货市场,但更适合人们逢年过节时过来赶集,适合外地人来购买特产,却不怎适合卖时装。
此时,他心里直觉这一趟多半要白来了,已开始琢磨起等会儿要怎么婉言拒绝程馆长的好意。
结果跟着程霖春下了楼,拐了两个弯后,却看见了一家分为宽敞明亮的店铺出现在眼前,叫他立即忘记了方才的心思。
这家铺子,位于商业场外圈的转角位置,也就是那“凹”字形的右下角处。
不知为何,这一边的外转角处并未设计门廊,却有着好几扇落地式的拱形橱窗,连带转角足有三间相连的店面,约莫六十来个平方,空间很是宽裕。
“这间铺子其实有许多老板来谈过,茶叶绸缎,金银首饰,我都觉得差些意思。”
程霖春推开那嵌着玻璃的深咖色店门,缓缓说道:“我所想是有这么一家店,开在这转角处,凡路过者目光皆为之吸引,从而给我们的商业场,带来更多的客人。
“这么说或许有些灭自己威风,但我们国货,在陈列摆设上,总是缺乏些许的吸引力。直到我在翻阅报纸时看见了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你们世纪时装店的门面,那漂亮的布局与精心打造的橱窗陈设,顿时吸引了我。
“最令我欢喜的是,世纪时装是一家国货牌子,我想起骆先生曾给我留下过地址,便立即委托人送了信件。”
“奥,原来如此。”纪轻舟会意地点了点头,跟着他进入商店仔细瞧了瞧。
店铺内部目前只做了基础的装潢,墙面粉刷洁白,天花板与地板都是铺设的黑漆木板。
商店转角两侧各有一扇对开店门,店门两侧又各有两扇拱形格窗,一共八扇窗子,因此光线格外的通透敞亮。
纪轻舟进去看了圈后,心里就大概地产生了一些橱窗设计想法,走到骆明煊身旁,低声道:“这店铺布置好了可相当漂亮。”
骆明煊很是干脆回应:“你喜欢?那我们便拿下了?”
纪轻舟失笑:“你先问问价。”
骆明煊于是转过身去,望向那长相斯文的馆长。
刚准备询问,对方便仿佛猜到了他想问什么,主动说道:“这一间原本是二十四元的月租,但二位是我邀请来的,我定然是要给两位朋友优惠价的。倘若你们愿意签五年以上合同,就十八银圆每月,如何?”
十八块的月租,假如和上海的铺子对比起来简直太便宜了。
但想到南京店铺十六元的月租金,纪轻舟又有些拿不准。
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骆明煊,就见这小子挑了挑眉,快速地做了个“可以”的口型。
他一想也是,同样是在商贸繁华地段,这一间铺子都有南京那分店的三倍大了,十八元还真是个分外优惠的价格。
于是略作沉吟,便下决定道:“您的诚意我们都有感受到,实话说原本对这些统一规划的商铺,我是不太钟意的,但这一间铺子的门面设计却恰恰好符合我的想象。我想,我们可以去您办公室谈谈合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