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袁尚带领五千士卒,打着袁军旗号,来到榆次城外时。城内守军在发现他们后,便立即关闭了城门,并且在城墙上严阵以待。校尉吕旷拍马向前道:“我乃射声校尉吕旷,今陪三公子前来并州。尔等还不快快开门。”城门守军听到是三公子袁尚来了,十分惊讶。军司马郝昭与榆次令王泽也是惊讶不已。他们之前可没有收到三公子袁尚会来的消息。军司马郝昭如今还不认识三公子袁尚,也不认识什么吕旷。只得看向榆次令王泽。榆次令王泽,乃是太原王氏之人,其兄乃是中郎将王柔。自然去过冀州邺城,拜见过袁氏父子。王泽不由仔细看向吕旷身后的袁尚。立马便认了出来。“确实是三公子,快快开门。”王泽说完,便准备下城楼迎接袁尚。“慢。”郝昭叫住了王泽。王泽回头疑惑的望着郝昭,不知其是何意?“王县令只是看着那人像三公子,可相似之人何其多。还是问其索要信物,待确定之后,再去迎接。”王泽听到郝昭的话,觉得其有点不知好歹,怎么能刁难三公子呢?不过虽然王泽官阶比郝昭高,但是其对郝昭的能力也是认可的。且榆次城确实十分重要。于是王泽便抬抬手,示意郝昭自己去索要。郝昭见此,也没有拒绝。向着城下高呼:“麻烦三公子送上印信,让我等观看一番。”吕旷听了,正要上前大骂一番。但是袁尚却阻止了吕旷,然后取下自己的印信,交给了吕旷,让其放到城上放下的吊篮中。吕旷见袁尚如此,心中也想早日完成姜滔交给自己的任务,这可是自己表现的机会啊。于是吕旷接过袁尚的印信,顺便还把自己的印信取下,一并放进了吊篮之中。当王泽和郝昭见到了两人的印信,确认是真。“看嘛,郝司马何须如此小心,平白得罪三公子。”王泽说完,就又要下楼开城门。“慢。”郝昭再次叫住了王泽。见王泽似乎有些生气的看着自己,郝昭没有解释。而是再次向城下高呼道:“听闻三公子正在邺城与青州军作战。不知为何会来我并州?”听到郝昭的发问,楼下的袁尚等人早已准备。其对着城楼上答道:“邺城之围已解,我等逃出了邺城。我等逃到南?,见了我父之后,我父便让我来并州避难。”袁尚之所以如此配合,一是因为其身后站了一个“杀神”。若是自己有半点口误,怕是自己便会血溅当场。二来袁尚见到自己父亲以及二哥的人头后,吓得早已没有了野心。如今只是想姜滔遵守约定,封自己一个安邑侯。能让自己衣食无忧便可。姜滔让自己前来,而不是让自己的大哥袁谭,不就是因为自己更加听话嘛。楼上的王泽见三公子袁尚的回答没有什么不对,因为他可是知道,三公子袁尚乃是袁绍最爱的儿子。袁绍让其来并州避难,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战事胜负说不准,在并州留一血脉,也是应该的。当王泽正想下楼去开城门时,却见郝昭似乎还要对城下发问。王泽立马出声阻止道:“郝司马,适可而止了。若是得罪了三公子,我等可是担待不起的。”郝昭见王泽如此,有心再说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毕竟王泽的官职,确实高过自己的。王泽见郝昭无话可说,也就不再理会郝昭,立马下楼打开了城门。“不知三公子前来,我等未能远迎,还请公子恕罪。”王泽打开城门后,立马上前迎接袁尚等人。此时袁尚却不再说话,而其身边的校尉吕旷却道:“你等速速集结城中兵马,三公子要训话。”王泽见此,以为是刚刚刁难三公子,这是三公子要立立威了。于是王泽立马应道:“唯,我等这就去召集兵马。”不久,当王泽、郝昭将城中千余士卒集结在城内一空旷处后,袁尚等人的五千大军也都入了城。郝昭发现,自己的这千余兵马,似乎被袁尚的五千兵马团团围住,觉得不太对劲。但此时已晚。“三公子,不知这是何意?”郝昭向袁尚询问道。而袁尚此时也不答话。但身边的吕旷却道:“让尔等明白:袁绍已亡,我等已皆投降了武安侯。而今武安侯亲帅十万大军,进入并州。此时正在城外。我等乃是武安侯先锋也。”王泽、郝昭等人,及其千余士卒,听了吕旷的话,皆是震惊不已。王泽更是看向袁尚,一脸询问之意。袁尚见此,知道自己必须说点什么了。于是袁尚便对着王泽、郝昭等人道:“吕校尉所言,皆为真。,!我父与我二兄袁熙,皆已亡矣。我与我大兄袁谭,皆已降武安侯矣。尔等无需抵抗,只需投降武安侯,皆可活命。”王泽、郝昭等人听了袁尚的话,还是不敢相信。袁绍这就死了?不过王泽终究是世家子弟,立马明白了该怎么应对。“泽愿降。”王泽立马高呼跪拜道。王泽身后士卒,见王泽已降,自然跟着跪下,并高呼:“我等愿降。”只有郝昭及其身后数十将士,还站立在阵前。其身后将士,皆两眼望向郝昭,都在等郝昭的决断。郝昭深思片刻,知道就算自己死战不降,那也只是白死。如今袁绍已亡,自己也就没有必要死战了。想明白的郝昭,也不再纠结。也跪拜道:“昭愿降。”其身后那些将士,见郝昭也都投降了,自然也跟着投降。“我等愿降。”如此,姜滔大军顺利进入了榆次。进入榆次之后,姜滔自然见了郝昭。对于这个挡住过诸葛亮的人,姜滔自然要收入麾下。但因为郝昭新降,也不可能给其高位。便表其为别部司马,统领原部一千兵马,跟随在姜滔左右。……姜滔见如此轻易的进入榆次,便想着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进入晋阳城。不过郭嘉却摇头反对。理由便是:“此地去晋阳,需要渡过汾水。大军渡水,必然缓慢。如今榆次破城,必然不久晋阳便会得了消息。想要再行此计,已无可能。不过如今晋阳兵少,使君完全可正面破城。”姜滔听了郭嘉的话,只得调遣大军,经榆次旁的洞过水。水陆两用,向晋阳徐徐进发。:()三国:庶民崛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