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带着剩下的几个护卫回到了楚国边境,太守慌忙接驾。
“大王受惊了,我等不知大王在齐国遇险,救驾来迟,请大王降罪。”太守带着人马向李康请罪道。
李康看着齐国的方向,心情十分的复杂,“楚国若不能在我们手中成就一番大业,是必辜负将军舍命相救。”
※※※※※※※※--
——齐国——
“将军,齐国已经兑现了承诺,可以松手了吧。”宦官提醒道,身后的弓箭手严阵以待。
确定李康安全回到楚国后,萧怀玉这才将侯毅放下。
禁军们上前将侯毅手上的绳索解开,“大司马受惊了。”宦官向侯毅说道。
侯毅揉了揉手腕,看向萧怀玉时,目光寒冷,“给我拿下。”
萧怀玉并没有反抗,几个禁军上前将她擒住,侯毅走上前,一把捏住了她的下颚。
“你倒是忠心,舍命救主,可是楚国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值得你如此?”侯毅道。
“楚人是怎样的,我比你清楚,而你们齐人,大司马自己难道不清楚吗?”即便受制于人,萧怀玉眼里也没有丝毫的恐惧之色。
侯毅有些怒了,适才当着建康城中的百姓,被萧怀玉带出京,让他颜面扫地,“死到临头,还敢嘴硬。”
此时的齐国,已经改换了嘴脸,侯毅的态度,也与初次迎接使者时截然相反。
他从禁军手中夺过马鞭,心生报复,想拿她泄愤。
“大司马!”一道声音从身后响起。
禁军们纷纷让道,临沂公主的车架从人群中缓缓驶来。
宫人将她搀扶下马车,“不要伤他。”临沂公主走到侯毅的跟前说道。
“公主,此人必成齐国大患。”侯毅说道,“不如早早解决,以免有变。”
“他毕竟是楚国的将军,怎么能够不清不楚的死在齐国,陛下的意思是带回建康受审,你难道想让齐国背上骂名吗?”临沂公主问道。
侯毅眉头紧凑,临沂公主单独会见萧怀玉时,他便已心生不满,如今还千里迢迢追上来袒护。
“下官不敢。”侯毅低头。
“萧将军曾救过吾,大司马能否看在吾的薄面之上,就此罢手,将他安然送回建康。”临沂公主又道。
侯毅咬牙,将手中的马鞭丢回给了左右,“公主发话,毅,不敢不从。”
临沂公主又走到萧怀玉跟前,左右禁军松了手,她便亲自将萧怀玉从地上扶起,“将军的忠勇,临沂钦佩万分,但临沂也只能帮到这儿了。”
萧怀玉起身,面对临沂公主在自己即将面临羞辱之时的出手维护,心中感激万分,“我从前觉得自己是不幸的,无论是出身,还是所处的世道,但这一路走来,虽然历经坎坷与艰辛,却也受益良多,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你们。”
临沂公主顿了片刻,她从萧怀玉的眼里看到了所不曾看到过的真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这个混战的悲凉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而待人以诚,便显得尤为珍贵。
“如果将军能够留在齐国,这一定是齐国最大的幸事,可是,真能留下来,那就不是将军了,将军一片赤诚,当遇明主。”临沂公主道。
侯毅就站在旁侧,看着二人亲密的举止,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他始终想不明白,仅仅只是救命之恩,几面之缘,为何能让临沂公主如此大费周章,甚至是从建康城追出来,
“公主,时候不早了。”侯毅提醒道。
天色已经变得黯淡,临沂公主看向侯毅,“有劳大司马。”
※※※※※※※※--
——建康宫——
永嘉王宋瑞的死因,很快便查出来了,对于长子的死,齐帝眼里更多的是愤怒,而不是悲伤。
“启禀陛下,永嘉王是受暗器所杀。”宦官将太医从永嘉王尸体上取出的银针奉上,“这样的身手,绝非一般人。”
齐帝看了一眼,眉目紧锁,能培养出这样的刺客,幕后之人,又岂能简单。
除了宗室,他再想不到,还有什么人能有这么大的本事了。
“陛下,耒阳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