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西洲的胜利,全都是你的部署了?”皇帝沉声说道。
“臣是陛下亲自封的征虏大将军,兵马都在臣的手中,若不是臣的部署,又还能是何人呢?”郑珩突然大着胆子说道。
“你让萧怀玉做先锋的目的是什么?”皇帝看着郑珩道,“是想让他死在敕勒的马蹄下吗。”
“陛下,那萧怀玉的骁勇,在东境人尽皆知,臣万不敢有如此歹毒的想法。”郑珩连忙解释道。
“你不敢,谎报军情,隐瞒军功,你还有什么不敢。”皇帝说道,“你还知道这是歹毒呢。”
“陛下…”
“不要再说了。”皇帝重重放下手中的竹简道,他走到郑珩跟前,“如果不是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郑氏满门,迟早都要被你害死。”
“陛下,”郑珩不服气的抬起头,“那个萧怀玉是彭城王的人,他在东境就曾多次救下彭城王,这样的人岂能重用…”
“够了!”皇帝怒呵道,“四郎也是朕的儿子,朕想用谁,防备谁,还需要你来教吗?”
郑珩低下头,虽然被责骂了,但这些言语却成功让皇帝消去了猜忌,权臣争斗,总好过结党。
“臣不敢。”
“你阿姊还在长秋宫等你。”皇帝说道。
郑珩听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姊夫…”
“称陛下。”皇帝道。
“陛下。”郑珩无奈。
“你的罪,朕还没有赦免呢。”皇帝冷冷的说道。
反应迟缓的郑珩愣了一下,皇帝突然提到了长秋宫,并又将自己的罪行拿出来,无非是想让他前往长秋宫求情。
又或者是皇帝想用郑皇后的弟弟来要挟郑皇后,郑珩虽然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但却不知道是因何事,只知如果要解决此事,他就只能去求姐姐。
“臣知道了。”郑珩向皇帝叩首后便前往了长秋宫。
“谒者回来没有。”郑珩走后,皇帝向殿外喊道。
在贾舟的招手下,等候已久的谒者踏入殿内,“回禀陛下,威远将军已经启程了。”
贾舟在一旁听后,向皇帝开口问道:“陛下,用不用派人跟着,以防万一。”
皇帝捋着胡须,“他刚刚受了封赏,若还有人敢于此时行不轨之事,那朕这个皇帝,还有何威信可言。”
“小人明白了。”贾舟叉手道。
作者有话说:
其实带入一下就好了,因为皇帝也只是个普通人,一个人缩在小小的四方城内,所有事情与消息都要靠左右传递,闭目塞听是常态吧,毕竟什么人都有可能说谎,就比如郑珩是皇帝儿时的伙伴,但话里却没有几句是真的(战争年代,边军都很老练,所以比较强劲,边军将领相互不和的话,皇帝就能够制衡,所以所有皇帝都忌惮结党营私,因为一群人的力量加在一起太大了,有可能会推翻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