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上,玉虚宫内,元始高坐云床,宝相庄严。他心中有感,闭目沉思。回想起牛太祖之言,封神量劫在即,自己不能在拿着封神榜不干事了。元始感知商朝气数已尽。他目光深邃,心中已有定计,他要派遣一人下山,辅佐明主,在这乱世之中,开启封神之路。元始轻抬眼眸,目光投向桃园深处。那里,姜子牙正挑着水桶,准备为果树浇水。他在昆仑山修行四十余载,却因资质平庸,仙道难成,于仙法修行上并无大的建树,平日里多是做些杂役之事,在阐教中可谓是边缘弟子。“子牙,前来见我。”元始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姜子牙忙放下水桶,整了整衣衫,快步来到玉虚宫内,跪地参拜:“弟子姜子牙,拜见师尊。”元始俯视着他,缓缓开口:“为师替你算了一卦,你可享人间富贵,就此下山,若遇明主,可辅佐之,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姜子牙闻言,心中一惊。他抬眼望向师尊,眼中满是疑惑与忐忑:“师尊,弟子驽钝,恐难当此大任。”元始微微摇头,手中拂尘轻轻一挥:“此乃天数,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亦是机缘。下山去吧,日后种种,皆看你自身造化。”姜子牙知道师命难违,再次叩首:“弟子谨遵师命。”姜子牙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告别昆仑山,一路东行,踏入了朝歌城。只见那城中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贩夫走卒的吆喝声、达官贵人的车马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可姜子牙却无心欣赏这繁华景象,他站在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觉自己如沧海一粟,渺小而迷茫,一时竟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位故旧——宋异人。那是他儿时的好友,二人曾一同玩耍、求学,情谊深厚。如今自己落魄至此,或许宋异人能助他一臂之力。好不容易打听到宋异人的住处,姜子牙站在那扇朱漆大门前,心中竟有些忐忑。毕竟,四十载光阴已逝,当年的青涩少年如今都已垂垂老矣,他不知宋异人是否还记得他,是否愿意收留他这个落魄之人。犹豫再三,他还是抬手叩响了门环。“咚咚咚”,敲门声在寂静的门前显得格外响亮。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小厮探出头来,眼神中透着几分疑惑:“你是何人?有何事?”姜子牙微微拱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小哥,烦请通报你家主人,就说他的故友姜子牙前来拜访。”小厮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衣衫破旧,却气质不凡,便应了一声,转身入内通报。姜子牙站在门外,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小时候与宋异人一起玩耍的日子,那时候的他们天真无邪。如今,物是人非,也不知宋异人过得如何。正想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哈哈,我当是谁,原来是子牙贤弟啊!”只见宋异人快步走出,他身着一袭锦袍,身材微微发福,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眼中满是惊喜与激动,“多年不见,贤弟可好?”姜子牙眼眶微湿,感慨道:“一言难尽啊,兄长。小弟如今无处可去,特来投奔兄长。”宋异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道:“说什么投奔,你我兄弟,不必见外。快,进屋详谈!”二人携手入内,分宾主落座。宋异人吩咐下人准备酒菜,随后转头看向姜子牙:“贤弟,这些年你都去了何处?我听闻你上山修行,可有什么奇遇?”姜子牙苦笑一声,将自己在昆仑山的经历简略说了一番,言辞间满是无奈与自嘲:“小弟在山上修行四十余载,每日不过是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扇炉、炼丹,仙道难成,终究还是辜负了这大好光阴。”宋异人听后,不禁唏嘘:“想不到贤弟这一路如此坎坷。不过无妨,既然来了我这儿,就安心住下。我虽不算大富大贵,却也薄有资产,养你一个还是没问题的。”姜子牙心中感激,起身长揖到地:“多谢兄长收留之恩,子牙铭记在心。”宋异人连忙起身,扶住姜子牙:“贤弟这是做什么,快快坐下。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见外。”说话间,酒菜已备好,宋异人拉着姜子牙入席,亲自为他斟满酒杯:“来,贤弟,今日咱们可得好好喝几杯,叙叙旧。”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异人果然说到做到,对姜子牙关怀备至。不仅为他安排了一间宽敞舒适的住处,还时常拉着他把酒言欢,回忆往昔趣事。一日,酒过三巡,宋异人看着姜子牙,突然笑道:“贤弟啊,你如今孤身一人,也不是个事儿。我寻思着,得给你找个媳妇,也好有个人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姜子牙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连忙摆手拒绝:“兄长,这可万万使不得。小弟如今身负重任,前途未卜,怎敢累及他人。况且小弟已过古稀之年,早已无心男女之事,兄长就莫要再提此事了。”宋异人却不以为然,拍了拍姜子牙的肩膀:“贤弟,你这话就不对了。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虽一心向道,可也不能断了姜家的香火啊。再者说,有个媳妇在身边照顾你,你做起事来也能更安心,不是吗?”说罢,宋异人便开始四处托人说媒,寻摸合适的姑娘。姜子牙劝阻无果,只能任由他去折腾。这日,宋异人兴冲冲地跑来告诉姜子牙:“贤弟,有好消息。我寻到了一位马氏姑娘,年方六十八,才貌双全,还是黄花闺女呢。我看与你甚是相配,明日便安排你们见面。”六十八岁的黄花大闺女,这说出去谁信,可是好友不可能骗自己。姜子牙哭笑不得,心中暗自叫苦,却又不忍拂了兄长的好意,只得点头答应。次日,在宋异人的安排下,姜子牙与马氏见了面。马氏见姜子牙虽已七十二岁,却精神矍铄,气质儒雅,心中颇为满意。姜子牙见马氏端庄大方,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在宋异人的操办下,二人择了个吉日,简单行了婚礼,结为夫妻。:()洪荒:师从鸿钧,甘为玄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