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年背着手出现在了前厅大堂,视线远望,三大粮商的身影刚刚行出经略使府的大门。刚刚苏晏清与三人商谈时顾思年就躲在屏风背后,他们的每一句回答都让顾思年感觉到了事情的诡异。“王爷都听到了吧。”苏晏清冷笑一声:“连我这位经略使出面他们都浑然不惧,一口咬死五百文的价格,若不是有底气,哪敢这么做。”“其他粮商是什么情况暂不清楚,但这三个人一定是提前串通好了的。”第五南山缓缓说道:“安凉阁那边已经确认过了,一个月前魏迟与卓华二人秘密来了一趟凉州,与柴冬允碰面,三人聊了什么不得而知。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他们大概率就是在商议收粮一事。”若不是手里有证据,顾思年岂会随随便便将这三个人叫到凉州?但就算知道是三人商议的你也无可奈何,他们只是定了低价,又没有强卖强买,并不犯法,就算是经略使府也拿他们无可奈何。“这个魏迟,还真是哪都有他。”顾思年冷笑一声:“此前幽州推行合银法受到阻碍,他就三番五次出面,虽然没有做出过出格之举,但给本王留下的印象一直不好。那桩灭门惨案没有牵连到他,这次又跳出来了。”苏晏清接着说道:“刚刚那个柴冬允还说了一句,让咱们直接从老百姓手里收粮,就这一句话暴露了他们的野心。咱们推行合银法,直接收取白银,为的就是从根本上断绝各级官吏克扣百姓钱粮的可能,如今若是经略使府直接收取粮食抵扣赋税,那推行合银法不就成了一纸空谈?”“呵呵。好算计。”顾思年嘴角微翘:“若咱们真的这么做,合银法就成了一个摆设,明年再也无法推行下去。柴冬允不是提主意,而是等着看咱们的笑话呢。”三人的目光中都浮现出些许怒意,他们这是赤裸裸的在挑衅官府的权威!决不能让他们得逞!“王爷,杜大人求见!”“进来吧!”“臣凉州刺史杜成鸣,参见王爷,见过苏大人、第五先生。”一名年轻的官吏缓步走入大堂,当初顾思年在京城偶然结识的年轻学子如今俨然成了苏晏清的左膀右臂,当初他立主推行新田契为今日推行合银法打下了不少基础,顾思年很是喜欢这个在官场上展露头角的年轻人。“事情查得怎么样了。”苏晏清轻声问道:“城中那些小粮商怎么说?”这次官府的行动是兵分两路,苏晏清在经略使府召见三大粮商,杜成鸣则暗中走访了城中那些小的粮商,询问此事缘由。“下官走访了好几家商贾,好不容易问出些消息。”杜成鸣缓缓答道:“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支支吾吾,称五百文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只是为了规避风险,后来下官找了几个胆子小的吓唬了他们一下,这才说出实情。确实是柴家暗中给他们放了口风,谁要是高价收粮,就让谁家的生意再也无法在凉州立足。”“果然是他们在背后捣鬼!”苏晏清冷声道:“暗中定价,这不是对抗官府是什么?”“那些中小粮商也是没办法啊,只能听柴家的话。”杜成鸣极为无奈地说道:“据我了解,做粮商生意的人需要大量银子买进卖出,有时候他们没钱就先从柴家借取,等赚到了钱再还回来。柴家的话他们如果不听,中小粮商是很难活下去的。”“意料之中的事,否则岂会怎么巧,大家都是五百文?”顾思年冷哼一声:“怪不得底气十足,合着是三州粮商已经被他们联合在了一起,操控市价,简直可恶。”“王爷,现在的事可就有些不妙了。”第五南山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若他们一直以五百文的价格收粮,老百姓们就会迟迟交不了赋税,越往后拖大家就越会不安心,到时候一定会有人硬着头皮把粮食卖了,而老百姓在恨那些奸商的同时也会觉得合银法并不合理。到最后合银法名存实亡,正合了那些人的心意。”顾思年不紧不慢地看向苏晏清:“苏大人,你可是北凉道经略使,合银法也是由你主推,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解决?”“没问题。”苏晏清冷声道:“就让下官和他们斗一斗,看看这些商贾到底有几分本事!”……云麓乡,梁家门口父子两正默不作声地收拾地里的杂草,脸上没有半点笑容,全都是忧愁。这几天梁三斗不信邪,多次独自进入凉州城内打探价格,依旧还是五百文一石粮,这可把父子俩给急坏了。两位妇人也看不出开心了,一口一个地念叨着粮商的黑心。“爹,据说村里有乡亲等不了,以低价把粮食卖了,要不咱们也卖点?”“不卖,绝对不卖,银子不能被这些黑心商人挣了去!”,!老人的脾性颇为倔强,说什么都不肯对那些粮商低头。“驾!”“哒哒哒~”“吁吁~”几匹高头大马穿过镇里的街巷,刚刚好停在了梁家门口,正在地里干活的梁三斗愕然起身:“顾老弟,你怎么来了!”“什么顾老弟,叫将军!”梁老汉嗔怪地瞪了儿子一眼,梁三斗傻乎乎的,他爹却是个明事理的人,光从顾思年身后几名随从就知道,他一定身份不凡,至少是个将军。“无妨无妨。”翻身下马的顾思年乐呵呵地笑道:“梁老哥性情耿直,我:()朝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