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这个春节便过去,大地更新,人们又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年。年后的朝廷就更忙碌了,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内卷。各方势力都在为今年立太子之事,在明争暗斗。大皇子他既有皇后的强势支持,又有李家这个大靠山,所以,他是势在必得!二皇子更是不甘示弱,与珍妃跟吴家,越走越近,同时,他也在暗中布局,也不是毫无机会。三皇子则是力行孝道,搏得皇帝的欢心,因此,谁是最后的赢家,也不一定。至于五皇子,虽然他既没有京城的三大世家的支持,也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可以说他像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皇子。但尽管如此,五皇子依然还是不断地努力,在国家大事方面,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只是皇帝却根本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对他的提议毫不理会。只有四皇子一个人显得特别的另类,他全程在忙碌着准备去封地的事情。晨晖洒落在清京城巍峨的城楼上,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伴随着沉闷的嘎吱声,四皇子的离京之行正式拉开帷幕。四皇子端坐在一匹毛色鲜亮的骏马上,他身着一袭绣着精致云纹的月白锦袍,外披一件墨色的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腰间那枚温润玉佩与玄色的丝带相互映衬,更显其身姿英挺不凡,面庞冷峻而从容,双眸深邃似海,透着一种远离纷争的宁静与坚毅。在其身后,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数百名士兵整齐列队,甲胄在朝阳下闪耀着金属特有的寒光,他们身姿矫健,步伐有力,每一步踏在地上都仿佛能让大地微微颤动。长矛如林,旗帜飘扬,旗面上绣着的四皇子专属徽记醒目而庄重。数十名侍从紧紧跟随,他们或牵着满载物资的驮马,行囊中装满了珍贵的典籍、精美的衣物、各类稀奇的珍宝以及足够支撑一段时日的粮食与生活用品。那些驮马被重物压得微微低首,却依旧稳步前行。还有几位幕僚,他们身着素色长衫,气质儒雅,虽置身于这喧闹的队伍中,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内敛的睿智与沉静。街道两旁早已围满了百姓。老人们拄着拐杖,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新奇与敬畏;妇女们拉着年幼的孩子,轻声叮嘱着莫要乱跑;年轻的小伙子们则是一脸羡慕地看着那些威风凛凛的士兵。街边的小贩们也停下了手中的营生,伸长了脖子张望。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队伍开始缓缓移动。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回荡。士兵们整齐的行军步伐声、驮马的嘶鸣声以及人群中的阵阵惊叹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离京乐章。四皇子的身影在队伍的簇拥下,逐渐远离京城的繁华,那渐行渐远的背影,似在将一段宫廷旧梦慢慢尘封,又似在开启一段未知而充满希望的崭新旅程,直至最后,那长长的队伍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消失在京城外那一片朦胧的天地交界处。队伍离去许久,京城的街头巷尾却依然沉浸在四皇子离京的话题之中。“这四皇子倒真是个奇人,在这立太子争得头破血流之际,潇洒奔赴封地,仿若那皇位与他毫无干系。”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笑了笑。“哼,我看他是自知无望,才这般故作洒脱。不过,没了京城的纷争,去封地逍遥快活,倒也落得个自在。”一个年轻后生满不在乎地接话。“此言差矣。”一位身着长衫的书生模样之人摇了摇头,“四皇子平日虽低调,可其才学与谋略我等亦有所耳闻。如今远离这漩涡中心,保不准他是在暗中蓄力,待时而动。”“蓄力?他一无世家支持,二无雄厚财力,拿什么蓄力?”旁边马上有人露出一脸质疑的样子。“那你可莫要小瞧了四皇子。其在朝堂之上,每逢议事,虽他的建言还是能被重视,却也可见其独到见地。去了封地,天高皇帝远,若能用心经营,广纳贤才,积攒实力并非难事。”书生目光坚定,似对自己的论断深信不疑。而在皇宫之中,各宫妃嫔与皇子们也在谈论着四皇子的离京。大皇子坐在自己的宫殿中,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冷笑一声:“四皇弟这是认了命,早早躲到封地去了,也好,省得在这碍眼。”而在另一外某个角落,珍妃却在二皇子耳边轻声低语:“二殿下,这四皇子看似远离,实则心思难测,莫要被他这表象迷惑,还是要多留意才是。”二皇子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鸷。“就他还能掀得起多大的浪花?”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三皇子依旧在皇帝面前侍奉,对于四皇子之事只字未提,只是心中不断暗自揣测,四皇弟此举究竟是真的无意皇位,还是另有筹谋。随着时间的推移,四皇子抵达封地的消息传回京城。他在封地并未有丝毫懈怠,亲自视察民生,鼓励农桑,减免赋税,还开设学堂,广招有识之士。其一系列举措令封地百姓对他赞誉有加,也让京城各方势力对他重新审视,原本那些认为他只是逍遥避世的言论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他未来动向的种种担忧与猜测。在这之后,四皇子在封地的影响力日益渐增。他组织民夫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原本贫瘠的土地逐渐变得肥沃,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又整军练武,将封地的军队训练得纪律严明,战力不俗。四皇子在封地的作为愈发有声有色。他大力推行新的农耕技法,指导农民改良土壤、合理灌溉,粮食产量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仓廪充实,百姓生活富足安宁。他还积极推动商业发展,开辟集市,鼓励贸易,使得封地的经济日益繁荣,街道上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文化教育方面也成绩斐然,学堂中人才辈出,诸多学子在四皇子的悉心培育下,不仅精通经史子集,更有远见卓识,他们或留于封地辅佐四皇子,或前往各地传播知识与文化。然而,京城之中,众人皆被立太子之事搅得晕头转向。大皇子与二皇子依旧明争暗斗,互不相让,朝堂之上风波不断。三皇子围绕在皇帝身边,殷勤侍奉,期望能在这场争斗中脱颖而出。五皇子虽默默努力,却仍然被不断地边缘化。对于远在封地的四皇子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他们仿若隔了一层迷雾,或是选择性忽视,或是因距离遥远而缺乏直观感受,只当他那是偏远之地的小打小闹,不足为患。在他们眼中,京城的权力核心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所在,四皇子已然远离这权力旋涡,似乎已被这场争斗的浪潮所遗忘。:()特战女兵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