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鸾镜花枝的微博 > 第11章 郑氏亡(第2页)

第11章 郑氏亡(第2页)

少见的巨硕珊瑚和圆润的珍珠不用在首饰上,却奢侈地穿成珠帘,随着晚间清风飒飒作响。有不少房顶装饰着白琉璃瓦,此时虽黯淡无光,但赵彧还记得当日白天见到的炫目色彩。

此间巨富,更胜王侯之家。

只是这泼天的富贵,究竟来自哪里?是边境的民脂民膏,还是北疆王室表达友好的礼物,更或是京中大族的暗中支持?

赵彧漫无目的,随意在大开的院门中行走,他不想下山,他还没想好怎么面对自己每晚的绮梦。正走着,忽然觉得身边的景物有些熟悉,原来是不自觉地走到了那郑植的院落。

他熟悉地进入书房,拍拍靠山石,打开那间密室。被他破坏的房顶还没有修缮,向上看能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只是这月亮不止照耀着他,还照耀着那个幸运的男子。

月光透过屋顶的大洞,照进这间小密室。赵彧的目光集中在那个小角落,眼前浮现起那道身影,抱着双膝缩在墙角,一身狼狈的样子;想起她第一眼时的警惕,和看到郡主后的喜悦笑容。

把她抱在怀里,带她跳出密室时,他心中并无任何绮念。直到下山回到住处时,脱下衣服,却在衣袖中发现了一支沾满尘土的迎春花,将它擦净,握在手中。

而后又吩咐人去寻找她的侍女,将那支花作为信物还给了她。

想到这里,他终于意识到,他对她有意,不想她害怕,期望她露出笑容。

明白了这些,赵彧终于下山,回到城中,打算明天亲自找她说个明白。山腰处守着的人目送他下山,又集合上山。郑氏的人是被带走了,财物却还没整理归类,守军至少要在这里待上十天。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凉州城都被“郑氏被抄家”的大消息震醒。郑氏常在凉州城周边赈灾,也经常组织大夫义诊,在凉州民间有很高声望。

所以郑氏出事,令许多百姓不满,集中到官府抗议,姜家就是在这时被抗议声惊醒的。

“诸位,不许喧哗,”王通判高声说,“查抄郑氏是陛下的旨意。”

“陛下派六皇子查探冶铁营被烧一案,查出是郑氏勾结外族,窝藏罪犯,证据确凿才请旨查抄。”

王通判当众展示那件带血的异族衣物和部分从郑氏搜出的书信。

“这些证据将会保存在衙门三天,对所有人展示,各位届时均可以上前细看。”

这几句说得有力,民众议论声明显小了许多,只是人流并没有离开,都等着细看证据。姜家派出去探看的小厮回来,转述了王通判的言行。

姜令柔听到六皇子那句,隐隐有些猜测,可能是那黑衣人,但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淡定喝粥。

说不兴奋是不可能的,郑氏灭亡,对她的威胁自然就不存在了,也不必担心暗中的窥视,可以和顾宁安一同出门了。

兴奋之余,又有些落寞。她和郑氏姐妹们大多认识,都是温婉和煦的好姑娘,她们也曾相处得很愉快,虽然深恨郑植和郑惠宁,但那事也与她们无关。郑氏被抄家,这些无辜的姑娘们怕是要流落各地了。

郑氏的风波还要持续几日,城中有可能发生小范围的动乱,依旧不算安全。顾宁安派人送信来,还带着他专门准备的南方糕点,告知她近几日不要出门,同时他也不能来找姜令柔,需得在家保护继母和弟弟,风波过后再见。

收起这张纸,将它整理到专门的匣子里,这个匣子装着顾宁安所有笔迹,无论是抄给她的小诗,还是寄来的信件,装了满满一匣子。

姜令柔心中的怅然若失仍没有消去,拿出纸笔来,想把郑氏抄家的前因后果全都画下来。这对于她来说难度不小,她从前只画过风景和人物图,从没画过事件图,更何况是如此复杂的事件。

凉州城太偏僻,她见识又少,这是她第一次亲历大事件,不画下来实在是可惜。

“郑氏、郡主、世子、六皇子……”,一个个数着应该画上的人物,却苦于不知道其中细节发生了什么,她知道的终究只是一小部分。阿澜姐姐一定知道更多,可是何时能再见呢?

“六皇子如何?”

姜令柔吓了一跳,抬头看,发现竟是那黑衣人。赵彧翻过一次墙,一回生二回熟,也就想都没想又翻了一回。

幸运的是,这时只是她一人在而已,且姜令柔刚才还提到了他,念那三个字的时候他整颗心都在荡。不过是个序齿排行而已,明明有无数人这样唤过他,却只有她带给他这样的感觉。

姜令柔大方一笑,放下画笔,起身向他行礼,“现在得叫您六皇子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