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狄进神色顿时严肃起来:“愿闻其详!”
展昭道:“包县尊在查案途中,寻到一名风尘女子郭氏,此女曾有一位交情极好的姐妹,常常作为舞姬出入崔府,宴请宾客,后来不知所踪,但留下了一本日录,许多关键线索,就是由此记录下来的……”
狄进道:“能具体说一说过程么?”
展昭仔细描述:“郭氏虽沦落风尘,却深具义气,早就想向当地官府揭露秘密,却担心衙门中人与贼子勾结,故而在见得包县尊明察暗访,一心调查真相后,才将这本日录托付,成为关键证物,却也引来了杀身之祸……”
狄进脸色微沉:“她遇害了?”
展昭沉重地点了点头:“不仅是郭氏,就连包县尊都遭到了凶险,两名贼子分别出动,一人杀害了郭氏,另一人肆无忌惮,甚至要谋害包县尊,我那时恰好路过天长县,拿住了那名贼子!”
狄进恍然:“所以展少侠与包希仁的初识,是从‘组织’成员的手中,救下了他?”
展昭道:“我那时还不知道凶手是‘组织’的成员,只觉得对方武功不俗,江湖上却从未有过名气,是包县尊几经审问,最终从此人口中,套出了他是一个‘组织’的‘人使’!”
“‘人使’?”
狄进立刻想到宝神奴那时的讲述,“组织”最年轻的称号者,十二岁入“组织”,十三岁称“人使”,成为称号的备选者,十四岁为“都君”,十五岁杀光了所有与之相关的联络者,屠戮据点“大名”,焚毁“记册”,从此不见踪迹……
如今看来,整体是否真实还存疑,但至少“组织”里面有“人使”这个层次,是可以确定了。
狄进问:“这个凶手后来如何了?”
展昭轻叹一口气:“是展某的疏忽,他被灭口了,而后尸体停在县衙,也被劫走……”
狄进并没有感到多么意外,显然“组织”成员的失手,是包拯吉人自有天相,恰好碰到展昭经过,但遭到挫折,他们显然会将失误很快弥补,不会让事态进一步扩大。
即便如此,包拯还是获得了关键的线索,狄进则作出了类似的推论:“郭娘子的证物是为了揭开江南旧案的真相,既然‘组织’的人手深入参与此案,谋害证人,甚至妄图杀害当地县令,是不是意味着,崔致庸也与‘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错!”
展昭点了点头:“包县尊后来根据这条线索追查,发现崔致庸在江南的药堂,起初名为‘长春药堂’,后来才改名为‘崔氏药堂’,而根据那人的交代,‘组织’里有一个称号者,就是‘长春’,特征与崔致庸极为相似!”
狄进微微眯起眼睛:“又一个!”
先假定目前的情报基本无误,而“组织”成员有各自的“称号”,那么目前提及的有这么几位:
宝神奴的师父,姓名未知,称号“长青”,擅长医毒药理,后背叛“组织”,逃往辽国,隐姓埋名,但最终还是逃不过毒素侵蚀身体死亡,年龄最大,如果活到现在,该有一百来岁了,现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