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好的卷纸上,考生预先填上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籍贯、本经及上三代简介。
在外考生到布政司、在内考生赴两京礼部印卷。
印卷官比照各州府教官上报的考生名单,逐一审核学生身份。
同时也要确认考生自备文房是否合乎规范。
确认无误后,印卷官登记考生,并在答题卡盖骑缝章及印卷官大印。
考生只有拿着这种盖过章的卷子,才能进场开考。
比之院试资格复审,大约就复杂在盖印这一环上。
但也就是这印,让不起眼的印卷官,成为外帘最有油水的差事。
关键他还能油得光明正大,一点儿不违规,更不违法。
听着前头印卷队伍不断传来的“不合格”、“退回”,顾大虎忐忑不安。
“怎么印个卷也这么难?”
黄五得意洋洋扬了扬手里的纸。
“别方,咱可是南北直科考官方卷纸合作商,最经得住查验。”
原疏踮脚往前看了看,“可我瞧着,那仁兄的卷纸,跟咱们也没甚不一样啊。”
他甚是不信任地瞥了眼黄五,“你行不行啊?总觉得你不是很靠谱。”
劳资不行?
黄五不干了。
奸商可是难得大方一回,包了所有穷秀才的卷纸,你说他不靠谱?
“他那卷纸肯定不是在耕读堂买的,唉,所以说有些钱省不得。”
朱庭樟附和点头,“也就贵个十文,权当买个安心。”
黄五哔哔,“权当?你可真识货!
鲍芜这纸,可是为了印顾琰之那些玩意儿特别改良的,原料全用的竹子,成本贵了三成不止,产量还低!
哼,但质量确实杠杠的,不晕墨、不易破,还自带清香。
现在不止考试,各地官员的奏折、文书,也指定要用竹纸,早就供不应求了好嘛?”
他吹嘘的纸,正是小顾同学以需求倒推生产技术革新的第一批产物——休宁竹纸。
鲍芜也是个奇人,与李玉、黄五碰上,可谓强强联合。
一个最有吃苦耐劳的钻营精神,肯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做产品研发。
一个惯会走四方,无论小顾同学提出什么设想,他都能五湖四海地替他搜罗样品、技术,有时候甚至连手艺人也一起扛回来。
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研发效率。
而最后一个大奸商,有资本,有人脉,专管前期投资和后期销售。
倒是形成一个完美闭环。
这造纸业才半年,就已经很有起色。
这不,今年甚至拿到了官方offer。
前头印卷的书生团灭三分之二,总算轮到黄五。
他得瑟地将卷子递上去,回头朝着原疏挤眉弄眼。
四十来岁的印卷管接过卷子,拇指沾点口水,往正卷上这么一捻。
“纸裁、材质倒是没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