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就是标点符号啊,我们也会使用。”越往后的朝代,用标点符号的概率也大。
不过他们的标点符号,跟后世成体系的标点符号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逗号和句号算是咱们最常见的两个标点符号,一句话没有说完用逗号,结尾则用句号。
简单举例,比如古诗词,大都是一个逗号,一个句号来表达一段诗句。】③
“这样一来,诗词更加简洁规范,且更加美观,比没加之前更具韵味。”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尽管他们刚接触标点符号,但不妨碍他们理解和看懂逗号和句号的使用。
虽然诗词加标点符号不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标点符号的添加,让他们更好理解书籍内容,以及对眼睛更舒适友好。
【除此之外还有感叹号,用以感叹,为文字增加情绪。
还有问号表达疑问,不同的标点符号,可以赋予文字们更多的表达方式。】
姜叶把其他标点符号和使用方式放出来。④
诸朝古人们看懂以后,立马两眼放光,“我要用标点符号给古籍们做断句!”
当然标点符号并不能改变人们对书籍意思的理解,至于文字意思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都记下来,等到时候加在古籍上。”嬴政吩咐李斯。
秦朝已经弄出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多加一个标点符号,并不费事。
“这标点符号可真不错,起码有了它们后,朕眼睛会好受很多。”刘彻想起东方朔自荐给自己的竹简。
不仅分量厚重,还断句困难,但凡他少点爱才之心,都看不完。
“标点符号好像不难,咱们也能用。”
“比如咱们要问别人:你晌午吃饭了吗?是不是就用问号?”
诸朝百姓们议论纷纷。
比起更复杂的文字知识来,标点符号并不复杂。
更别说他们日常生活中说话时,也会进行停顿和感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所以诸朝古人都对标点符号接受良好。
【说完标点符号,接下来是拼音字母。
可以说,拼音字母的出现,极大降低了人们对文字的入学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