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徒弟十分积极,觉得契约一事能免除他们师徒的后顾之忧。
当然能主动去找师父和不抵触契约的人心性大都不坏,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契约,也不会出尔反尔。
有了契约,反而能让他们学到之前学不到的手艺,对他们来说利大于弊。
可对于只想学本事,却不想孝顺师父,给师父们养老送终的徒弟们,则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因为就像天幕说的,他们周边都是熟人,他们签订契约后做不到,会被人戳脊梁骨。
被戳脊梁骨还是小事,最怕的就是失去客源,那样一来,他们大半生的伏低做小又算什么?
而徒弟们的不同态度,也被师父们看在眼里,这让他们有时欣慰,有时心寒。
就在民间师徒们研究契约之际,官府突然发来通告,说能帮助他们签订契约。
这让民间惊讶,“好端端的,朝廷干嘛插手这事啊?”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不定又是变着法搂钱呢。”⑦
“不,听说契约是免费的,官府还专门请了书院的学生们来写契约。”
“太阳怎么突然打从西边出来了?”民间百姓们惊讶。
路过的官员们气的不行,“收钱不行,怎么不收钱也不行?”
“要不是朝廷……算了,这样也是为了让手艺更好传承下去,不至于手艺一辈辈‘留一手’留到失传,这也是为了华夏未来。”
毕竟每辈都“留一手”,往小说是个人损失,往大说是华夏损失。
至于为什么不强制,本事在人家身上,他们怎么确保师父们不会留一手?
要是换做他们,要是有人敢强制,他们宁愿把本事带到地下,也不会乖乖配合。
既然不能强制,那就只能怀柔,帮师徒们签订契约,反而是最省力的办法。
至于监督问题,则不需要官府们操心,有街坊邻居们留意着呢。
“等等,后世老师们,好像基本都是女老师,男老师虽然也有,但数量却不多,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注意到后世老师们的男女比例。
因为那比例差距实在大,让人没办法不在意。
“虽然知道后世女子们能教书育人,不过后世女老师们的数量未免也太多了。”武周,上官婉儿听到宫女们小声惊呼道。
“是啊,后世女老师们的数量的确惊人。”上官婉儿有些恍惚。
虽然她们很希望后世女子们崛起,但真看到这一幕,还是让她们感到不真实。
实在让人好奇,她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