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文字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要是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文字只会被贵族们垄断,哪轮得到咱们这些升斗小民。”
书籍已经得到普及的朝代,人们看着随处可见的书籍自嘲道。
“咱们也快点弄印刷术吧!”
“那要雕版印刷术,还是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也有不同的材质……”
“能的话,自然都要,咱们可不能像北宋那样短视,虽然活字印刷术刚开始比不上雕版印刷术,可只要发展下来,它一定会代替雕版印刷术。”
北宋:“……”
“朕本以为够高估蔡侯的造纸术,没想到还是低估了!”邓绥看着蔡伦,决定给蔡伦更多赏赐,还有更多造纸经费。
要知道那可是四大发明之一,从这点看,蔡伦简直功德无量。
“娘娘过誉,臣已经得到臣该有的赏赐,也是有毕昇对比,臣才发觉自己身为娘娘臣子,是何其幸运。”蔡伦叹息。
人常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⑥
他可是亲身验证者。
“毕昇!!”
赵匡胤既悲愤又痛心,恨不得毕昇在自己治下,要是在自己治下,他一定好好嘉奖毕昇,就算毕昇不能封侯,也不至于籍籍无名。
越是知道毕昇的才华,和活字印刷术对后世的影响力,赵匡胤就越对宋朝的帝王们愤怒。
“你就祈祷你子孙后代听到天幕的话后,能好好嘉奖毕昇,而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样大宋一定更失民心。”赵匡胤对赵光义气愤道。
说完他又感到无力,因为宋朝还有民心吗?
“他们应该没那么蠢,就算他们蠢,也还有大臣们呢,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情况下,那些大臣还是很有脑子的。”赵光义赶忙道。
当然他哥要是没有趁机揍他出气更好。
事实确实是这样,毕昇时期的帝王就算没脑子,臣子们也会把事办的体面。
毕竟这可不是蔡伦所在的东汉时期,蔡伦可以凭借造纸术功绩封侯,宋朝绝不可能封毕昇为侯,也不会让毕昇入朝为官,顶多给点钱和嘉奖,做好面子工程。
外行人哪里懂这些弯弯道道,他们只看到毕昇借自己才华得到朝廷嘉奖和荣耀。
不等他们心里激动为毕昇祝贺,就被明白人点醒。
“朝廷只给了毕昇钱财,连官都没让毕昇做,这还是天幕都肯定毕昇的功绩情况下。
要是没有天幕,毕昇连改善家里的钱财都会没有。”
这话就像一盆冷水泼到宋朝人头上,“朝廷为什么不让毕昇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