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御书房之后,朱标说:“雄英,接下来就是高丽了,几百个官员和三万大军准备好了,你准备怎么做?”朱雄英想了想,说:“父皇,高丽经过这两年惨烈的战争,估计现在已经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了。”“我这次回来的时候,已经从吕宋和大湾带来了大量的粮食,首先还是要赈济灾民。”“要想长久统治一个地方,还是要大量移民,要在两三代人的时间之内,让大明的人口在当地占到多数。”“所以,第二步就是要移民。”“将大量的高丽人,分别移民到东北、西北和南方,一来充实那些地方的人口,二来让高丽的本地人口减少。”“同时,从大明分批移民十万二十万人过去。”“还有,将那些官绅豪强和大地主移民到大明京城周边,一来方便监控,二来同化他们。”“至于李成桂和高丽王,都送到大明来,还有他们的军队,消灭一批,其他的都回家种地。”朱标满意地点点头。“好,你去吧,高丽就交给你了。”突然,他又想到一个问题,问道:“雄英,现在周边所有国家都已经在我们掌控之内了,倭国要不要顺便灭了呀?”朱雄英摇摇头,笑道:“父皇,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征服,现在灭了倭国,我们在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劳动力啊?”“不过,迟早也是要灭的,到时再移民的话,恐怕没有这么多移民。”“这样,我们收复高丽之后,先把倭国的关东平原先占了,那里是倭国最大的平原,然后先期移民十万二十人过去。”朱标点点头。“好!就这样办,你全权负责。”朱雄英领命告辞。这次三万大军领兵的是凉国公蓝玉,文官以铁铉领头,早就做好准备。第二天一早,三万大军乘坐五艘轮船、一百五十艘木质战船,再加上朱雄英的两艘旗舰船,浩浩荡荡出发。船队先到济州岛,在济州养马基地带了一万匹战马,然后北上,直抵江华岛。江华岛早在两年前,就是大明的驻军基地,这里驻扎有一千军队。但自从把高丽王接回汉城复位以后,就没有参与高丽的战争,只是在大力开荒种地,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往来船只的补给基地。当然,私下里,看到哪一方势弱、即将被消灭的时候,在背后提供点武器和物资支持总是有的。因为这支军队在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这个,保证他们谁也消灭不了谁,让战争持续下去。朱雄英早就电报通知了驻守高丽的千户平安,让他通知李成桂和高丽王王瑶来江华岛。当船队浩浩荡荡抵达江华岛的时候,平安带领李成桂和王瑶到码头迎接。李成桂和王瑶这两年尽管打得不可开交,双方见面也是怒目而视,但在明军面前,都得乖乖听话。“末将平安,拜见太子殿下!”“微臣李成桂,拜见太子殿下!”“微臣王瑶,拜见太子殿下!”朱雄英淡淡地跟李成桂和王瑶打了声招呼,大手一挥,两辆装甲车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没有管李成桂和王瑶,带着蓝玉、铁铉和平安等人,乘坐装甲车来到平安的府衙。平安的府衙建设得富丽堂皇,威武大气,朱雄英笑道:“平安,你蛮会享受的吗?这府衙都快赶上我的太子宫了。”平安一听,吓了一跳,赶紧拱手道:“殿下恕罪!李成桂和王瑶给我们的军费很充足,将士们的生活也过得很好。”“李成桂和王瑶还经常给我们一些额外的孝敬,末将不敢贪污,交到朝廷又怕说不清楚,只好都用来搞这些建设了。”朱雄英一路来,都看出来了,将士们的军营都建设得很好,官道也修得很宽阔平整,农田水利等都做得不错。“哈哈,看出来了,你的工作做得不错。”听到太子这样评价,平安总算松了一口气。来到大堂,众人分别落座,两个士兵过来,给众人泡好茶之后,众人闲聊两句,朱雄英开口问道:“说说吧,平安,现在高丽是个什么情况?”平安拱手道:“禀殿下,这两年,他们双方战争不断,初步预计总计死亡在十五万人以上。”“为了应对战争,双方都不断增兵,导致大量农田荒芜,无人耕种。”“去年下半年,高丽旱灾,虽然不是太严重,但也导致粮食减产,今年这几个月,已经饿死不少人了。”“现在各地小规模的起义不断,都是流民活不下去了,起来造反。”“现在不管是李成桂,还是王瑶,都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如果不裁撤军队,他们就无法养活这么多人,如果裁撤军队,又担心被对方消灭,所以双方这才请求我们做主。”朱雄英点点头,问道:“他们现在各有多少军队?”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平安说:“李成桂有十万大军,实力强一些,王瑶有八万,要不是我们暗中支持,他早就撑不下去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每天都有人悄悄划着木船甚至泅水过江,投奔我们。”“这几个月,已经有两千高丽难民到达江华岛。”“我们的态度是,只要上岸,我们就收留,反正我们现在土地、粮食和房屋充足。”“还有,李成桂这边和王瑶这边,都有不少官员暗中向我们效忠,末将建议,他们中的有些人可以留用。”朱雄英看看铁铉,笑道:“我们带了几百个官员过来,中高层官员是够了的。”“不过,能有少量本地官员加入进来更好,不过,我只要忠于大明的,只要干活踏实的,那些投机分子和没有能力的不要。”“回头你根据我说的这两点要求,拟一个名单,交给铁铉,让他来具体对接。”“是,殿下!”平安答应一声,拱手问道:“殿下,您这次带这么多军队来,是准备武力解决吗?”朱雄英摇摇头,笑道:“我不:()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