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一言以定天下事出自 > 第472章 新的道(第1页)

第472章 新的道(第1页)

黄仙芝带着胡云回到了万灵谷。谷中万灵振奋异常。他们灵族除了始祖之外,终于又多了一位灵尊。灵族势必能够发扬光大,他们未来的路,也必将一片光明。众人观礼结束,纷纷道贺。随后彼此告别,各自离开了万灵谷。这一次的观礼,对于众人的感触颇深。他们都处于即将突破的边缘,只是始终找不到那一抹气机。所以每一次观看他人突破,都会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常云跟着赵蓁回到了龙泉镇后,始终一言不发。然后便把自己关进了书楼里,开始闭关。赵蓁猜测他或许心有所悟,立即命令门下弟子绝对不能去打扰常云。把自己封闭在书楼里的常云犹如疯魔一般。神情癫狂,嘴里嘀嘀咕咕,不知所云。“没错是这样”“不不不,不对这样不对,气机不对”“那如果这样呢?”“不行无法保证剑气不会反噬”“通灵?赋灵?蕴灵?师父手稿上说的这是什么意思?”“天地之力”“天地之力既然无处不在,人又为万灵之长,天地万物皆为我所用,这天地之力是不是一样可为我所用?”“难道不入地仙,就无法引动天地之力吗?”“再想想”“想不明白啊到底怎么才能引天地之力为人所用?”就这样,常云把自己锁在书楼里,一锁就是一年。当赵蓁察觉他不对劲把他从里面揪出来的时候,常云已经是形容枯槁,瘦骨如柴,精神都接近崩溃。赵蓁大惊,立即让他昏睡过去。不敢再让常云钻牛角尖。等常云醒来后,精神果然放松了一些。只是人却又有些消沉了下来。赵蓁心知常云应该是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路,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走进了死胡同。说到底,还是常云的经历和阅历太浅。仅仅只是凭借天赋空谈,犹如空中楼阁,自然很难站住脚。于是赵蓁便让常云离开学堂,去游历江湖。见过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或许会有所突破。常云听从了赵蓁的安排,带着一柄木剑和一条可以存储物品的手镯,离开了学堂。出了龙泉镇后,常云却迷茫了,竟不知何去何从。“回家看看吧,两年未曾回家了。”常云第一想到的便是回家。虽然这两年来与家中书信从不曾间断,可思念,只有见了面才能化解。一路西行,常云没有着急赶路。而是听从了赵蓁的劝导,去用心经历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他走过双江城,站在了那座赵蓁和许知行都曾临江悟道的石山山顶之上。望着奔腾汹涌的沧澜、玉液二江,心中郁结终于得到稍许缓解。两年来未曾有过半点进步的修为,一发不可收拾,直接从四品冲上了二品。既然到了双江城,常云自然是要去拜访师姐苏锦书。作为如今天下最知名的女先生,苏锦书身上的气质愈发的温醇。看到她,常云有种看到邻家大姐姐的亲切感。苏锦书虽然不知道常云遇到了什么事,但还是能够从他的神情和精神状态看出一些端倪。苏锦书没有什么好教给他的,只给常云留下一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万事过犹不及,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些话常云自然知道,在师父的书楼里那些典籍中都有。但此时苏锦书说出来,常云还是会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告别了苏锦书,常云马不停蹄回到了德兴县常家村。常云并未直接回家,他知道这个时候,父母一定在村外的田地里忙活。常云将木剑收回到手镯里,走到自家田地边,果然看到了弯着腰面朝黄土的父母亲。他也不说话,直接脱下外衣鞋子,扎紧了衣裙,撸起裤腿,踩进了泥地里。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到了母亲身边,捡起一把秧苗便开始插了起来。常母一愣,还以为是村里乡亲来帮忙了,刚要开口道谢,却发现这小伙子的侧脸竟然那么熟悉。她此时还没反应过来,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云儿?”常母试探着喊了声。常云转过头咧嘴一笑。“娘,是我。”常母大喜,一把抱住了常云。“哎哟,我的儿”随后却又大哭。“你可回来了”常父慌忙转过头来,看到是常云,眼中同样是喜不自胜。抬起脚往这边走过来。不曾想,或许是走的太急,泥地里又不好行动,竟一下子摔了下去。弄得一身泥污。“爹,小心点。”常父只是挣扎着起身,甩了甩手上的泥水,嘿嘿笑道: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没事没事,回来好,回来了好。”常母松开常云,抬头看着常云的脸,刚止住的眼泪再次控制不住滑落。“我的儿,在外面受苦了怎么瘦成这个样子”常云眼睛泛红,笑着摇头道:“娘,放心,我身体好得很,用不了多久就恢复了。”常母哪里肯信?只是心疼的着都说不出话来。常父走了过来,看着常云消瘦的模样,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拍了拍常云的肩膀。“走,回家。”常母也拉着常云的手,就要往家赶。常云摇了摇头。“不差这一会儿,这两天家里应该在抢种,咱们先把秧苗插下去吧”说罢,便弯下腰继续插秧。常云父母拗不过他,只好满心酸涩的一起插秧。等忙活完了,天色都已经擦黑。一家三口才一起说说笑笑往村里赶去。一路上遇到不少同村的乡亲,看到常云回来纷纷上前打招呼。可看到常云的模样后,又忍不住满眼心疼。回到家里,一家人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常家村的乡亲们便陆陆续续的送来了鸡蛋、大米和肉食。常云父母说什么都不肯收,可乡亲却扔下东西就跑。二老无奈,这才收下。他们知道,乡亲们这是心疼常云,要给他好好补补身子。常家村的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小云不只是常父常母的儿子,还是整个常家村的孩子。’从小时候起,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常云总会第一时间出现。二十多年来,从未变过。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心疼呢?:()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