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了药铺的钱,大壮把剩余的钱数了又数,四十九文。花了四文钱买了两个肉包。还剩四十五文。吃完肉包后,大壮告诫自己,够了。有这一次的破费就够了,往后就算再馋,也不能再这么浪费。毕竟四文钱若是用来买麸糠馒头可以买八个。够他吃四天了。第二天从学宫回来后,大壮先去了趟书铺。在书铺伙计鄙夷的目光中,挑了又挑,选了又选,问了又问。最后还是咬牙花了三十六文钱买了一本书。听书铺伙计说,这本书是北燕国读书人入门启蒙的书籍,名为三百千,是教蒙童识字用的。三十六文钱虽然对于大壮来说,很贵。但他并不后悔。如获至宝一般捧着这本书回了草棚,大壮趁着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他知道自己不识字,看也看不懂。但大壮早就想好了一个笨方法。他用树枝在地上一遍一遍的临摹这本书的书名,努力记住那三个字。打算第二天去学宫的时候,向他人请教。虽然同为杂工,但杂工里也有一些人是识字的。大壮心想,如果每天都能学三个字,日积月累,他总有一天能把所有字都学会。到时候想必也攒下了更多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书了。就这样,学宫那群杂工里多了个每天向别人请教认字的杂工。每次请教的时候,都会引来一片哄笑。笑他区区一个杂工,连个住的房子都没有的贱民,竟然还妄想着读书识字?不自量力。对此,大壮毫不介意,也根本不会动摇。依旧是孜孜不倦,每天请教。只是时间久了,那些被他请教的人也有些烦了,不愿再搭理他因为大壮不仅要问字怎么读,还要问是什么意思,问那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怎么解释,有什么道理。那些杂工能认字已经是难得,又如何能够给他解释这些经义?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愿意理他。大壮没有办法,只好先学字,其他的以后再说。对于大壮的改变,许知行全都看在眼里。对此,他并没有干预。大壮的方法虽然慢,但对于他现在来说,却是最适合的。这是他主动学习,这种学习得来的效果无疑是最稳固最牢靠的。若他真的能以这种方法走上儒道,就算不做他许知行的弟子又如何?文道气运并没有规定,得了文道星位就必须只能做他许知行的弟子。能走上正道,什么身份并不重要。不过虽然说不干预,但许知行还是会以大壮不知道的方式来帮助他学习。比如发现大壮在屋外听讲的时候,许知行会刻意的放慢速度,讲的更详细一些,并且专门制作了一块黑板。用石膏制作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板书,一字一句的去分解。大壮不知道这是专门为他增加的教学方式,学起来没有半点不好意思。从许知行的板书里,他能学到更多更详细。比如那些字的笔画顺序写法,那些经义背后的含义和道理。对照自己所读的书,心中疑团也被一点点解开。每天回去后,大壮都会把许知行写过的字用树枝在地上反复的描写很多遍。等确认自己再无半点错误和生疏,才会停下。就这样,他学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个月的时间,一本三百千上的生字基本上全都掌握了。不过就算是已经掌握,大壮每天还是会捧着那本三百千反复的读,反复的临摹。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为止。自从开始自学读书,大壮便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要读书的。每天只有在读书的时候,他的内心才会感觉欣喜无限。那一个个文字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小人,会钻进他脑海里,陪他谈心,向他讲述这人世间的道理。甚至于他感觉自从读书后,他的身体好像都变得好了许多。每天都元气满满,精神百倍。整个人的气质都仿佛不一样了。平日里待人接物,似乎也多了几分儒士的风度。连往日里在他面前趾高气昂的管事,每次见到他的时候都会有种不由自主的气弱感。但往往这个时候,大壮就会得到远比其他人更繁重的工作。对此,大壮欣然接受。他无法描述这种感觉,就像是已经得到了比他们紧抓着不放的宝贝更加珍贵的东西。为了平衡,自己再多受一点罪,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人恶超出了他的想象。一天下工后,大壮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回走。可回到草棚后他傻眼了。那个偏僻的角落里,哪里还有什么草棚?只剩下一堆灰烬。大壮发了疯一般跑进灰烬里,拼命翻找可却什么都找不到。,!他的全部家当,他的书,全都被付之一炬。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让大壮难以接受的是,他母亲的牌位,竟然也在这场莫名其妙的火灾里被烧成了焦炭。大壮跪在灰烬里,哭了一夜。但第二天一早,他还是准时来到了学宫,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壮不是没有想过那场火是有人故意放的。可他没有证据,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只是有一次偶然间,大壮路过茅房,听到了两个同为杂工的人在聊天。他才知道放火的人是谁。那一刻,老实巴交的大壮彻底失去了理智。将那个放火之人一脚踹进了粪缸,死死的按住他的脑袋。最后若不是有旁人把他拉开,恐怕大壮就要背上人命官司了。大壮因为这件事被学宫赶了出去,他也因此失去了唯一的生计来源。游荡在上都城繁华的街道上,大壮只觉得浑身冰凉。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为何命运却一次次的跟他作对?幼年时父亲上战场战死。青年时国破家亡,他和母亲在云州艰难生活,遭受了太多的冷眼和不公。但这样,依然没有磨灭掉他对生活的希望。因为他还有母亲。后来跟随北燕北伐军来到了上都,辛辛苦苦攒下了一份家业。可老天又在这个时候让他一辈子没有享过福的母亲身染重疾。脆弱的家境再次遭到毁灭打击。母亲离世后,他活着的目标就是早点还清药铺掌柜的钱,然后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不再有任何其他的追求了。但这个时候却让他接触到了儒学。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对儒学有种近乎本能的痴迷。好不容易识了字,读了书,开始懂得一些道理。本以为将来的日子有这些甘之如饴的道理相伴,总该会更好过一些。可为什么,就这么一点简简单单的追求,老天也要将他剥夺?难道,他就不配好好的活着吗?就注定一定要永远待在泥泞里,挣扎痛苦的过完这一生?:()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