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确实从没见过如此整洁、有序的电路布局,每一根电线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既美观又实用。要知道,整理这样的复杂电箱,绝非易事。电线错综复杂,每一根都承载着特定的功能,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故障。想要整理它们,往往需要拔掉部分电线,重新规划后再接回去。这一步,对普通电工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拔掉电线或许不难,但要在不破坏原有电路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重新接好,那可就考验电工的真功夫了。即便是厂里的八级电工,虽然也能达到李年这样的整理效果,但过程繁琐复杂,耗时极长。有时候,光是整理一个电箱,就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而轧钢厂的生产可不能等,电停一小时都是巨大的损失,更不用说停一整天了。因此,这种耗时费力的整理方式,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然而,李年的出现,似乎为这个问题找到了新的解决方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电箱的整理工作。这个发现,让老杨和八级电工眼前一亮,他们看到了提高电路管理效率的可能性。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和权衡利弊,老杨最终决定支持李年的计划。于是,这半个月来,李年成了电房里的忙碌身影。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对每个电箱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检查和记录。先是对电箱的整体布局和电线走向有了清晰的了解,然后才开始断电整理。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够确保整理工作的质量,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当然,李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他并没有因为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对电箱的全面检查和记录。毕竟,只有对每个电箱都了如指掌,才能在整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因此,他每个电箱都会花上一到两个小时进行检查记录工作,然后再开始断电整理。这样一来,他既能够提升自己的电工技能水平,又能顺利完成厂里的任务。到现在为止,李年已经整理好了厂里的大部分电路,只剩下两个电箱尚未完成。其中最后一个电箱最为复杂,那是整个轧钢厂的总电箱。李年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但他并没有退缩。他估计,即使全力以赴,也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整理工作。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是相当快的速度了。要知道,在以前,他可能需要三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搞定这样的任务。“嘿,小李师傅!”“李主任,您来啦!”“李师傅,好久不见!”每当李年踏入电房,迎接他的总是工人们热情洋溢的问候。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尊敬与钦佩,仿佛李年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这些工人们,对李年那真的是打心底里佩服!你说说,人家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是轧钢厂后勤的副主任了,每天还得负责给厂里供应数千斤的肉食,这能力,可不是盖的!更绝的是,李年这小伙子,还自学成才,搞起了电工。:()四合院:老婆景甜,秦淮如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