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们真的是为了燕国百姓而起兵的吗?
要知道,现在真正的为天下人所着想的,只有我们。”
李慎彻底被说服了。
“就按照洛王你说的,这件事稍后朕会召开御前会议。”
一旦有爆发战争的可能那整个帝国都要围绕着帝国而战。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
很快帝国的大臣就都进了皇宫,在天子将当前的情况以及他和洛星云商议的事情告知之后,众人的脸色都是大变。
“陛下,现在实在是没有打仗的资本,我们可能就连一场战争需要的粮草都筹备不出来。”
战争对于粮草的损耗之大,是难以预料的,就算是在正常的年份里面,连续的战争也会让帝国空虚,更不用说,现在本就是空虚的情况。
“这燕国真是疯了,他们哪里还有什么余力打仗,如果这一场战争失败了,草原上会死无数的人。”
有大臣痛声骂道。
他说的一点都没错,燕国几乎是在赌国运了,为了这场战争,基本上整个燕国还存有的资源,包括牛羊等都被带了出来,如果不能从南国掠夺到足够物资的话,燕国很快就会陷入崩溃之中。
到了那个时候,大片大片的百姓都会饿死,现在的五百万人口,很可能会十不存一,大唐两百多年的发展成果,可能会毁于一旦。
至于从中原这里是否能够抢到东西,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还真的能。
在各个城池的府库中,都有送来的赈灾的粮食,只要夺取这些府库,就能够得到粮食和物资,对于体量比较小的燕国来说,只要能将帝国北境的那些城池都掠夺一遍,可能燕国就有活路。
但代价可能是大唐内就会有很多很多人死去。
这些粮食都是有份的,每少一份就代表着有一个人要饿死。
从更加极端的情况来看,少一份代表着不是一个人饿死,在争夺生存权的过程中,死的可能是十个人,一百个人,一直到所有人都觉得剩下的东西够活,战争才可能停下。
而且战争一旦开始,秩序就会崩坏,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现在大唐之所以还能走钢丝,是因为秩序还在,大唐还掌控着宏观的分粮,虽然在最基层肯定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但大致上,粮草还是能分到该到的人手里。
如果秩序一旦打破,那人的本性立刻就会让一切都毁于一旦,人会倾向于存储足够往后生活的物资,在囤积物资的时候,一个人活着,可能就有五六个人活不了。
尤其是现在有朝廷强力镇压,实行军管,按需分配粮食,等到秩序一被破坏,那些高门富户,就会立刻将小民的生存权利剥夺殆尽。
洛星云绝对不会对那些高门贵族有丝毫的高估,包括李氏皇族,如果真的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会怎么选择呢?
这是一个现实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场战争,是不得不打的,难道我们就在这里束手就擒吗?那些贼子可是直接杀死了燕王,太嚣张了,完全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是对大唐的挑衅。”
方才还试图和燕国媾和的天子,在意识到此次受到威胁的是自己的皇位后,立刻就转变了态度,这就是君王。
现在无论战争的代价是什么,他都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击败所有人。
见到天子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其他大臣只能同意,但是仗怎么打,也是有说法的。
首先就是抽调多少军队出去。
“陛下,军队太多的话,是绝对不行的,粮食根本就不能支撑我们使用太多的军队。”
“陛下,臣以为,对付燕国应该用耗的办法,让燕国自乱,只要能把燕国耗死,就算胜利。”
“可笑,燕国和我中原间有几千里的边境线,他们可以攻击我边境线上的任何城池,怎么把燕国耗死?”
lt;div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