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从白羊王部向西而行,绕过了楼烦王所有的斥候,毕竟楼烦王就算是再谨慎,斥候放出三五十里也差不多了,没听说过谁打仗会把斥候放到上百里之外的,尤其是霍去病和洛无疾这一跑就是数百里,直接冲进了右谷蠡王部。
两人冲进右谷蠡王部之后,就连续攻破了路途之上的很多小部落,缴获了很多的物资,但是两人只带着吃食和水就继续上路,这就是长途奔袭的另一个要点,不能被眼前的物资迷花了眼睛,一切可能阻碍快速行军的都要毫不犹豫的放弃。
右贤王刚刚回到王庭之中,就听到右谷蠡王汇报有汉军杀到了他的势力范围之中,这让右贤王又惊又怒道:“这群汉军竟然敢于同时对楼烦王和本王开战?真是猖狂至极!
通知各个部落,寻找汉军的踪迹,围剿他们。”
右谷蠡王闻言问道:“大王,单于的命令是支援楼烦王,我们不起大军去河南地吗?”
右贤王愤怒道:“本王可不是白羊王那样的弱者,难道他们敢于派出一支偏军来送死吗?
所以进入本王领地的一定是汉军的另外一支大军,就是想要等本王前往支援楼烦王时,突袭本王的王庭,本王绝对不会上当,立刻派人去告知单于,本王就在本部迎战汉军,不过你可以率领漠西的人马前往漠南,那里地势联结,路途极近,一旦有变就可以回军,不会影响大局。”
右谷蠡王虽然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还是听从命令前往漠西统领那里的部落。
两人都不知道,洛无疾和霍去病已经穿越了右贤王和右谷蠡王的势力范围,一路向南到达了漠西,然后陡然向东折去,直奔楼烦王不设防的背心。
这时的楼烦王正在和卫青部激战,楼烦王不愿意和卫青死磕,所以且战且退,卫青则不愿意徒增伤亡,在等着大胜的时机到来,同样没有死命压上。
不过卫青自然不会将获胜的希望完全放在洛无疾和霍去病身上,他已经计算好了时间,如果霍去病和洛无疾不能在大概时间出现,他就要依靠自己的方法来击败楼烦王。
他叫卫青,是大汉的大将军长平侯,是淮阴兵法的传人,是目前大汉最强的统帅,他可以为大汉击败任何的敌人!
洛无疾和霍去病两人一路行来,望着两侧不断变化的景色,洛无疾计算着方向,两人行军翻过一处连绵的丘陵,然后遇到了正率领着大军前往支援的右谷蠡王两万大军。
“这一定是前往支援楼烦王的匈奴大军!”
霍去病望着连绵不绝的匈奴大军有些蠢蠢欲动,毕竟出现在洛无疾和霍去病面前的匈奴大军呈现狭长的带状,这种行军方式很快,但是一旦遭遇突如其来的骑兵就会措手不及。
不过谁会想到在匈奴的腹地,漠西和河西的交界处会有敌人的骑兵出现呢?
尤其是楼烦王部和右贤王部都有汉军的情况下,汉军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另外汉军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骑兵,所以不需要担心,这就是右谷蠡王的想法。
这个想法在过去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在霍去病和洛无疾出现之后就大错特错。
“去病兄,你从那片碎石处进攻突袭,我从右侧突袭,直插匈奴首脑,擒贼擒王,一战而定。”
霍去病点头应是,然后两人带着本部骑兵开始狂飙,而且是完全不顾及马蹄是否会受伤的那种狂飙,在没有马蹄铁的情况之下,并不是任何的地形都合适骑兵进攻的。
一旦很简单的比喻,穿着鞋能走的地方比没穿鞋多得多,马这种生物同样如此,没有马蹄铁,很多地方都不能去。
但是现在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了,拿到眼前的胜利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刹那之间,马蹄之声震动四野!
战终
伴随着急促的马蹄声,震耳欲聋的呼喊杀戮之声传来,霍去病和洛无疾两人骑着的就是宝马,几乎是一马当先,亲卫和敢战士们护卫在两侧,宛如离弦之箭一般。
右谷蠡王亡魂皆冒,大骇道:“这群汉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迎敌!”
但是根本没用,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人多自乱实在是太常见了,尤其是匈奴的纪律性本就比较差,面对从侧翼突然冲出的洛无疾和霍去病,匈奴军队本能的迎敌,然后被一波箭雨射的连忙掩面低头。
人一过万,接天连片,更不要说匈奴人的行军是狭长型的,更是绵延了极远的长度,而且草原上和平原不同。
平原是平坦的,数十上百米乃至于更远,都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到。
草原不是平坦的,而是连绵不断起伏的,这种起伏或许坡度很缓,但是数十米或者上百米之后,数米的落差还是有的,远远超过了一个人或者马的身高。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行军的士卒实际上是见不到远处的人的,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够听到激烈的呼喊之声和厮杀的声音。
洛无疾和霍去病两人从两侧分别冲出,虽然士卒数量只是匈奴人的三分之一,但是在正面交战的绝对数量上却是碾压级别的。
这世上并不存在什么以弱胜强的战争,胜利就是以强制弱,就像是最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数十万的大军表面上极强,但是同时加持了内部不稳和苻坚指挥两个负面增益,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万众一心守土的东晋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