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日照,照不穿战场上的阴云密布,驱不散所有人心中的阴冷晦暗。
“击鼓,助威,三通鼓,进攻!”
随着密集的鼓点声大作,刺破了战场之上凝结的气氛,前军进攻,按照训练时的规定,互相抛射着密集的箭雨。
秦国有秦墨相助,在军队装备这一块上非常强悍,虽然不如韩国兵器锋锐,但相差不大。
关键是数量极多,那些弓弩箭矢像是不要钱似的抛射过来。
时隔多日,惨烈的战争再次爆发,白起和洛载两人手中都握着精锐。
白起帅旗挥舞,一营营秦军不断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
在白起的调度之下,秦军互相之间的配合颇为默契。
不论是进攻时的衔接,还是轮换时的流畅,充分体现了白起对这只秦军的掌控。
这就是大兵团统帅所应有的风采,统帅调度虽然能够学习,但天赋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同为外戚出身,卫青轻轻松松就能指挥数万战兵和不计其数的辅兵,而李广利做了二十年的汉军统帅,还是一个平庸的将军。
洛载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局势,白起通过高超的指挥水平不断地压迫着联军。
洛载本来指挥调度就不如白起,再加上指挥的还是联军,场面自然混乱一些。
“桥城,你带上一队锐士,向左翼出击,韩国军队太软,你去帮他们一手。”
联军步步收缩,秦军占据了上风,但白起并没有丝毫喜色,“太子载还没有出击,他在等什么?
难道他还有援军吗?
赵国?”
白起能想到的援军只有赵国。
齐国和燕国距离太远,不可能短短时间不透露一丝风声,就整军完毕,而且还能进入战场。
公子提摇头道:“赵国不可能的,秦国占据着赵国西侧高地,这片关键的领土能够俯瞰赵国南下。
现在没有丝毫的消息传来,说明赵国并没有动兵。”
白起并没有释然,相反他心中的阴霾更重了,他现在断定太子载一定是在等援军。
然后宛如利刃一般刺出致命一击。
“到底是哪里呢?”
白起脑海之中不断地转过一个个念头,却没有头绪。
但他很快就不用思考了,因为结果已经真相大白。
洛邑之战
秦军右翼一鼓进,直冲楚国军队。
“风!大风!”
无数秦人呼喝着,眼神麻木之中带着凶狠,宛如虎狼般,在战无不胜的白起指挥下,扑向楚人,狠狠挥下利刃。
在秦人眼中,敌人不是人,而是一张张免罪的文书。
严苛的秦法之下,秦人几乎是生而有罪!
只有割首获得封爵才能活下去,所以秦人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