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国师在灵天阁中,相谈几日,今日将这番道理讲给诸位听,望诸位能且行且珍惜。”
陛下还在铺垫。
国师也在铺垫。
今天到底是要做什么,竟然能铺垫这么久,群臣都知道,天子和国师搞出这么大的阵仗,不可能仅仅是给他们讲个道理。
即便今日这素王功德之道是如此的新奇,是如此的振聋发聩,但略聪明一些的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天子和国师今天所真正要说的。
哗啦啦!
哗啦啦!
一张巨大的堪舆图被推上来,其上黑色描摹,线条勾勒,如龙飞舞,坐在前排的那些大臣立刻就认出了这是大唐的堪舆图。
洛苏手中拿着一支细毫笔,走到堪舆图前,“想必诸卿都知道这是‘大唐万国堪舆图’,这上面有大唐数百州,有都督府,有大都护府,有山川河流,还有周围臣服于大唐的诸国。”
洛苏执笔轻轻在长安以及洛阳,黄河沿岸划了两个圈,望着两个圈,洛苏脸上满是复杂的神情,他怀念着什么,而后面向一众大臣,感慨道:“大唐疆域广大,诸夏的疆域还要超过大唐,东西一万二千里,南北一万五千里,有高山、平原、川流、断崖、大漠、戈壁、草原,一个人一辈子都走不完诸夏的疆域。
但谁还记得,在一千六百年前,我们只有这两块地方,镐京、洛邑,而且还龟缩在城中,每日都在担忧那如同天上繁星一般多的蛮夷,将我们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呢?
还有谁记得,这里曾经不是繁荣的商业中心齐州,而是东夷人和莱夷的土地!
还有谁记得,就在陇右,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戎人,他们茹毛饮血。
还有谁记得,就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伊水、洛水间,有伊洛之戎,天子出行都可能会遭遇攻击。
还有谁记得,大唐的龙兴之地,那里生活着狄人,直到一千年前,都还未曾绝迹。
还有谁记得,如今号称天下赋税重地的江淮,那里掀起过一次差点灭亡诸夏的淮夷之乱,我们的祖先差点就消失在历史中。
诸位能忘记这些吗?”
“不能!”
“不能忘啊!”
潜藏在身体中的血脉在其中被激发,殿中此起彼伏的响彻,而后化作齐声大喝。
“不能忘记!”“现在,汉人生活在这些地方,夏的旗帜在其上飘扬,那些不知道有几只眼睛、长相如何奇怪的一个个神灵,都消失了。
只有素王在这里传扬。
天子、公卿,乃至于小民,都孜孜不倦的想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财富和声誉。
那什么叫做功绩呢?
这就是功绩,祖先让子孙后代,不用再担忧随时灭亡,所以现在生活在大唐内地的百姓,不需要再面临战争。”
洛苏的声音越来越高,什么叫做功绩,这就是功绩。
又是一副堪舆图被抬上来,“一千六百年前,素王就在距离长安不远处的镐京,将自己的亲戚和功臣,分封了出去。
从一个个小点,到一个个连成一片的点,最后是一个个国家,直到现在,我们就在这其中打转。
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
天子也这样认为。
于是就有了这一副堪舆图,诸位看一看吧!”
李世民从御座上站起,而后走下,走到洛苏身边并立,堪舆图从二人的身后升起,那副堪舆图极高,足有一丈,就如同一轮红彤彤的大日从地平线上升起,放射出无量神圣的光。
站在堪舆图前的洛苏和李世民,此刻如同从画卷中走出的古之圣人以及古之圣王。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