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TXT免费 > 第938章(第1页)

第938章(第1页)

杨淑妃殿,李恪静静跪伏,他的视线从颇为素雅的装饰上一一扫过,这里朴素的不像是一位位尊四妃的寝殿。

正如杨淑妃一直以来所恪守的,不争不抢,平安度日,李恪目光落在自己母亲身上,一个美丽的女人,娴静淑德,静坐时宛如娇花照水。

望着跪在自己脚下的儿子,杨妃眼中噙满了泪水,一滴晶莹剔透的泪水落下来,泣声道:“你这孩子,怎么突然就要去那么远,哈拉和林,那是什么地方,听说长安北去六千里才能够到达,日后我们母子还有相见之日吗?”

李恪膝行上前两步,再次头跪在地上,泣声道:“母亲,请原谅儿子不孝。”

他不说别的,杨妃便知道这不是自己所能够干涉,只能又是一顿哭,然后竭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为人父母,还能如何?

……

等到诏书下达后,大唐朝廷便开始紧锣密鼓的为燕王李恪的出镇做准备。

这是整个朝廷最大的盛事,没有之一。

一位出镇如此远的藩王,上一次还是汉朝时候,无双武襄侯洛世带着汉戾帝的儿子,在西域建国,最后汉宣帝封赐王位。

即便现在刘姓后裔也还在西域繁衍,乃是昭武九姓国中的刘国,和赵国同样都是曾经统治西域的诸夏王族后裔。

这二国也是极少数的,接受天可汗体系,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诸夏列国。

所以李恪的出镇事关重大,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在如此强势的地位下,往草原上派驻一位宗王。

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保证李恪的安全,如果李恪前脚到了哈拉和林,后脚就暴病身亡,那一切就如同笑话一样了。

而且大唐还只能吃下哑巴亏。

因为在草原上,死个可汗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从中原过去,水土不服死掉,再正常不过。

所以李恪前往哈拉和林,随行的人就非常重要,在安北府有三千人,但这远远不够,李恪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的班底。

当初蜀王府的人,大部分都不适用于草原的环境,所以至少有一半都要重新换。

而且。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从李世民下旨让李恪前往哈拉和林就藩,而且看态度,基本上此生基本上返回中原没戏后,原蜀王府的许多人就开始找关系,想要调出蜀王府。

实际上就是不愿意跟着去哈拉和林受苦。

去那里打个仗没问题,但一辈子乃至于以后的子孙都待在那里,就一个字,免谈。人家蛮夷还知道南国的花花世界好,矢志不移的南下,我堂堂诸夏贵胄,去放羊养牛,像话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初邦周的那群初代贵族,真是伟大到无以复加,放着王畿的好日子不过,前往那些蛮荒之地去开拓,而且那个时候的开拓可比现在危险多了。

针对这种情况,洛氏自然祭出传统大法,那就是以流代迁!

岭南、辽东、西域都是怎么开发出来的?

不就是流放了一大堆人到那里,汉朝从刘邦清理造反的诸侯王开始,一直到先汉末期,都一直在流放,前前后后至少流放了超过五十万户到边疆。

至于荆州、江东之类更是流放迁徙了超过一百万户,极大的压迫了那些山中百姓的生存空间,所以汉朝对诸夏开拓的功绩,是仅次于邦周诸国的。

而大唐呢?

从武德年间到贞观年间,这十八年的时间,有多少人家获罪?

有多少人家被举家抄没?

洛苏建议李世民从里面精挑细选一些有能力的人,让他们戴罪前往哈拉和林,如果能立下功劳,就恢复爵位、勋位,以及为父祖辈平反。

这比当初汉朝的条件可好多了,汉朝想要返回长安,真的是看运气,而大唐可是有一个宗王在那里,能更快的出功劳成绩。

而且李恪回不来,不代表他们这些人回不来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