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要顾忌刘恒的心理健康,幼年丧父,太后张嫣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如果张氏出现了丑闻,一定会对刘恒造成影响。
刘恒自然不知道发生了这些事情,下午他要跟着博学之士学习经典,主要以黄老和儒家为主,其中还夹杂着齐法家的理论,主要是修身养性的学问,现在还不是时候让他学习治国之道。
再光明堂皇的圣王治国,也难免要使用一些阴诡的手段。
这些手段太早接触对人的性格影响会很大,洛新希望刘恒能成为一个光明磊落又有霹雳手段的君王,而不是一个专攻阴谋诡计却漠然苍生的君王。
想到这里,洛新转头望了一眼未央宫所在的方向。
想必留侯府的信件已经送到了太后宫中,那么太后会怎么做呢?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若是太后真的包庇张氏,那就留不得张氏了。
……
留侯府。
张不疑正焦急的在府中踱步,他实在是万万没想到,“怎么就这么倒霉,竟然碰到了这么固执的儒生。
嘴里还喊着什么圣贤教诲,一点通融都不给,真是可笑,圣人的教诲难道能和我张氏相提并论吗?
英侯那样随和的长者,怎么会举荐这样的儒生做官呢?”
张良和洛亦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的,当然,开国功臣里面比较顶级的一批和洛亦的关系都不错,毕竟洛亦当初是刘邦的副手。
侯府管家匆匆从外面走进,张不疑连忙迎上去问道:“太后的旨意下来了吗?”
管家急声道:“家主,太后没有送出旨意,这是太后送出来的信件,要您亲启。”
张不疑神情一滞,连忙取过信件展开读起来。
“父亲,阅后即焚。
您的来信女儿已经收到,只觉震惊不已,非常失望。
留侯府权势煊赫,高皇后、孝惠皇帝、陛下都先后为张氏加封,数遍大汉,除了洛吕二氏,难道还有比张氏更得皇恩的吗?
女儿实在是难以置信,万万想不到府中竟然还谋夺臣民土地,我在书中曾经听过蛇想要吞吃大象的故事,来讽刺人心的贪婪,却未曾想到人心真的能贪婪到这样的地步。
女儿在禁中都感觉脸上无光。
禁中直接下旨万万不可。
您将前因后果全部说一遍,尤其是到底有没有搞出人命,这是最关键的事情,一定不要有丝毫的隐瞒。
您让女儿在禁中下旨,实在是想的太过简单,这难道是张氏的天下吗?
昔年吕氏多么威风凛凛,但是高皇后一经崩殂,瞬间便伏低做小,低调做事,看看现在的长安城,吕氏只留下一二人联络皇室,主支全部回到了山东,这才是智慧。
摄政大丞相威压天下,女儿纵然是能保下家族,但是摄政大丞相难道会善罢甘休吗?
大丞相权势煊赫,眼中不揉沙子,留侯府若是成了大丞相的眼中钉,难道还有人能保得住家族富贵吗?
您实在是不该搞出这样的事情,上天垂佑,万万不要真的出事情,否则就愧对张氏的列祖列宗了。
若是没有百姓伤亡,快些将夺取的土地还回去,再带上金银珠玉赠予,让那户人家将诉状撤下,这些做完,女儿才能在摄政大丞相面前有几分颜面,能为家族出声。
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张不疑读罢信件,脸上一阵青一阵黑,没想到太后不仅仅没下旨,还直接批了他一顿,但是信中透露出来的信息的确是让张不疑感到心惊。太后畏惧摄政大丞相。
实际上张不疑同样畏惧洛新,或者说这些年下来基本上没有权贵不畏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