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项羽作为天生的统帅,在来到赵地的时候,就明确的说过,“从陈胜吴广起,章邯最擅长的就是守御,纵然是进攻,他也是使用佯装溃败的诱敌深入的方法,所以想要获胜就一定要和他正面决战。
籍有万夫不当之勇,最是擅长这种正面战场之上的交锋,但是想要逼迫章邯决战,那就要断绝他的粮道和援军,这就需要洛公您来做了。”
洛陵点点头道:“英雄所见略同,楚公说的正是陵要做的,诸侯都已经到了章邯周围,按照计划开始袭扰章邯的粮道,最多数月章邯就一定坚持不住会和我们正面决战了。”
整个山东诸侯之中,只有项梁和洛陵有威望能统率诸侯,但是项梁能力不够,所以由洛陵作为总指挥,现在就是发挥联盟作用的时候。
在这一场战争之中,压力最大的当然是项羽,因为不论是袭扰粮道,还是小规模的战斗,都不影响大局,这些东西就像是大考之前的测验,最终还是要落到最后的大战上。
一旦最终正面战场之上的决战打不过章邯,那先前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无用功,甚至会变成笑话。
一封封战报被送到洛陵这里,同时要指挥这么多分属不同诸侯的兵马,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尤其是还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战术和战略的目标,即便是洛陵也感觉一丝丝的压力。
章邯明显的感觉到了形势的变化,他是真正的天纵之资,数遍整个群雄纷起的时代,能胜过他的实在不多,一位位山东诸侯在赵地周围巡游,他当然明白自己成了山东诸侯的眼中钉。
但是章邯并不害怕,反而很是开怀的向着左右道:“昔年寡人为少府之时,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像现在这样搅动天下的风云呢?
陛下为我封王,大秦的社稷就在寡人的肩上,这想必就是作为臣子最高的荣耀了。
击败这些逆贼,杀死他们然后将头颅带回咸阳,想必可以震慑天下人,用寡人手中的剑,为大秦开太平。”
章邯信心满满,然后一道道粮道被袭扰的消息搞得他焦头烂额,这些行为并不能直接打败他,而且只要他愿意,可以直接向着荥阳撤退,那里是大粮仓,当然,他自然不会那么做。
正是因为此,所以章邯对洛陵等人的行为感到很是费解,这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又不是当初白起歼灭赵国军队,周围都是大山,一旦切断粮道跑都跑不了。
章邯随时都能带着军队离开这里,他思来想去,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他有些难以置信的结论,“山东的这群逆贼是想要再大战一场?这是在逼迫寡人和他们决战?”
不怪章邯难以置信,实在是他不知道山东诸国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先前楚国的军队刚刚大败,赵国的军队同样损失惨重,正常来说起码要整理军队,恢复实力。
这才刚刚过去连一个月都不到,绝对不可能恢复实力,结果竟然就直接要开始下一场大战,简直就是疯子。
他又怎么知道洛陵和项羽都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干死他,然后一路向西了,完全一点点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
章邯反而有些犹豫要不要直接再次会战,犹豫之中他开始组织军队清剿那些参与袭扰粮道的山东诸侯。
章邯是打义军的高手,基本上各家都遭受了不少的损失,不过洛陵的目标还是稳步完成着,因为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违逆洛陵的命令,洛陵几乎用最强硬的语气向所有人声明了这一场战争的重要。
————
章邯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统帅,时人称赞他为“白起之亚”,古人在品评名将之时从不曾遗漏,这足以证明他的天赋才能。
他诞生在秦王朝行将毁灭之时,攻灭数不清的山东起义,几乎就要振作秦王朝的社稷,但是命运没有眷顾他,他的对手是放眼整个历史都强悍到极点的项羽和洛陵,这是注定的失败。——《帝国的毁灭·秦国篇》
妹妹送来了无双统帅
随着相识的时间渐长,洛采和韩信之间已经很是熟悉了,“你年纪不大,但是一身才学却比古之名将都毫不逊色。
你这样的人物,远些的孙武、吴起,近些的白起、王翦,都是手中提三尺剑,令天下震怖,但即便是这些人,也没有你这么让我觉得稀奇。”
洛采越了解就觉得韩信真是一个奇人,这世上天才当然很多,洛采也不觉得洛氏子弟就一定是最优秀的。
但韩信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才刚刚二十出头,刚刚加冠,他又不是贵族出身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能有现在的才学只能用天赋异禀来形容。
等到韩信真的经历战阵,愈发成熟,最后到底会达到什么地步,就连一向自诩善于识人的洛采都不能确定。
韩信闻言脸上便有几分欣喜,他对自己自然是非常的有信心,但是洛采的称赞总是不同的,这是一种认可,“采娘实在是谬赞了,您出身洛氏,什么英才没见过,信恐怕只是普通罢了。”
洛采一眼就看出韩信嘴上这么说,实际上不知道有多得意,眼珠一转笑道:“采听闻人贵有自知之明,想必就是像您这样了解自己的人了。
既然您说自己才能普通,那采就不为您向兄长举荐了,您还是前往赵地去投奔楚公梁吧。”
韩信当然知道洛采在调侃自己,这些时日的相处,他知道洛采是个柔中带刚的女子,有些爱打趣人,不禁有些囧,没再说话,洛采捂嘴轻笑两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