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TXT > 第184章 这般之数如何好与朝廷交代(第1页)

第184章 这般之数如何好与朝廷交代(第1页)

第184章这般之数,如何好与朝廷交代?

童贯脸上已然有苦笑:“着实没想到谭稹那厮,已然心急至此……既是如此,不若就让他去争吧,沿着钱塘浙江水道而下,一路去,富阳城,新城,桐庐城,建德城,清溪城,皆是两浙之大城,听闻这些城池城防皆坚,那方腊之贼,困兽之斗也,那谭稹麾下,精锐不多,爬墙攻坚,哪有那么容易啊……”

童贯着实经验之谈。

苏武想得一想,却答:“枢相,虽然道理是这么道理,但……也不能放任谭稹屡战屡败,若真是官军屡战屡败,反倒让贼寇再起势头,再拢军心……”

这事,有点复杂了。

童贯闻言却也皱眉:“你心中如何作想?”

苏武慢慢再说:“他谭稹要如此去抢,那咱们也拦不住,有些事情,去得早不如去得巧,咱们麾下,有的是马匹船只,6路也快,水道而去,正是枢相所言之钱塘浙江水道,行军也快,补给也快,那就当派一支精锐跟着谭稹去,若是谭稹屡战不克,那咱们就得为他擦屁股,如此,既让谭稹那厮不能得偿所愿,又不让贼寇再拢军心……”

“你这是分兵之意?”童贯便是来问。

苏武点点头:“枢相,无甚不可,咱们麾下,各部皆精锐也,人数也不算少,而今各地之贼皆是惊弓之鸟,分兵未尝不可……”

“细说!”童贯显然是听进去了。

苏武便来细说:“越州很近,水道通畅,杭州贼寇大败,越州二三日内必就得知,只管派一部精锐快去就是,那方腊真正主力,定然都在睦州老巢之处,越州兵力定然不强,一部精锐快下,定可肃清越州。”

“派谁去?”童贯又问,话语言简意赅,已然就是对苏武这个提议的认可。

苏武想得一想:“关中姚平仲为主,并河东关胜,另拨八千辅兵,大船十艘,中小船若干。”

童贯认真一想,点头:“可!那婺州呢?”

“婺州更是简单……”苏武如此笑言,便道:“王禀王荀,在婺州名望甚大,只待他带兵入婺州,大旗一举,定然从者如云,此番在杭州,缴获之战利甚多,只管给王禀甲胄兵刃之物,要多少给多少,粮草由浦阳江水路接济不停,不得多日,婺州就下。”

苏武此念,不仅是为了王禀快下婺州,更还为了给王禀一定的自主权,就是要让王禀在婺州真正拉起一支堪用之军,五千八千不嫌少,一万两万不嫌多。

王禀父子,将来必然有大用,婺州兵,不怕多,只怕少。

哪怕进度慢一点,苏武也能接受,但苏武也知道,一旦王禀去婺州,进度必然慢不了。

童贯只管点头:“如此甚好,那你呢?”

苏武答道:“我自与刘总管,带大军沿着钱塘浙江水道,随着谭稹进睦州,他不是要抢功吗?便让他在头前抢,我在旁边看着就是,他抢到算他的,他若没这个能耐……那也怪不得谁了……”

“哈哈……螳螂捕蝉,不过如此,甚好甚好,子卿啊,有你在,我真是可以放心下来了,这番谋划,已然成大器也!”

童贯脸上的欣慰不必多言,却是欣慰之外,童贯还有一种放松的情绪在其中,好似有一种山一样大的压力,陡然一轻……

苏武只管继续来说:“到时候,王禀下了婺州,再可往衢州、处州之地,那里贼人,更不必谈,皆乌合之众也,王禀之主力,兴许还可赶到睦州来汇合共剿贼寇主力。至于歙州,下官有两念,一念就是直接从杭州往东,入歙州去打,如此,也可直接切断睦州之退路。二念,便是先打睦州,最后来肃清歙州之贼,此,还请枢相拿个主意……”

苏武,也不知是情商在线,还是真自己拿不定主意,最后还要留一个决定让童贯来做……

所谓睦州,就是方腊起势之地,也是方腊大本营所在。

睦州东北就是杭州,西北就是歙州,西边也是歙州,西南是衢州,东南是婺州。也就是说,杭州、歙州、婺州、衢州,四州之地,就把睦州围在了中间。

战略上,如此就是合围之势。

童贯当真想得一想,只问一语:“还当再分兵?”

“可分,也可不分……”苏武如此答,就是让童贯做最后一个决定。

童贯便说:“那就不分兵了,再分兵,有许多事,便也不好说……”

苏武也想,有什么事不好说?

却是也想明白了,功勋之事,便也是竞争对手之事,童贯之意,方腊之功,定要在苏武手上,换句话说,往南往东可以分兵,那里没有方腊。

但往西之地,就不宜分兵了,只在一事,那就是避免有人比苏武先得到方腊,到时候论功行赏,苏武必然要居。

哪怕是刘延庆分去了也不行。

这不是战略战术,这是政治!

其实这一点,刚才苏武并未想到,童贯是真想到了。

要问这种政治好不好?有时候,自是挺好,但很多时候,这种战争之上,先考虑政治再考虑战略战术,那就是舍本逐末,那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苏武便问:“枢相,那若是睦州而下,那方腊往西逃窜如何是好?”

童贯摆摆手:“若是连睦州都下了,那方腊即便去歙州,或者从歙州再往西去,也不过是丧家之犬,追就是了,丧家之犬,自是绝路,总归是要山穷水尽的……”

苏武倒也明白过来了,如今之局,官军比方腊,那真是强得太多,已然就是手拿把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