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京城。早朝之上。“启禀陛下,临水县来报!”“如今城内粮食已经稳定在一百二十文,还有逐渐下跌的趋势!”随着一名官员汇报落下,殿内众臣纷纷诧异,赞叹声不绝于耳。“二皇子果然治理有方,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便将临水县粮价压低二十五文!”“徐相公子徐浩,也是有辅佐之功,两人配合无间才能这么快见效果!”“臣请陛下,封赏二皇子与徐昆二人!”白万策走出文臣队伍,恭敬行礼。他是徐昆一派,自然要站队二皇子。而且,这场考校开始之前,他就已经猜到结果。不说其他皇子才智方面与二皇子相差甚远。就是他们所携带的辅臣,也没有人能够跟徐浩相比。至于六公主,区区女流,白万策根本没有把她算在内。这些天他也听闻,临水县的事务,二皇子都交给徐浩负责。而徐浩也不负众望,通过手段很快就把粮食价格打了下来。这次事件之后,不仅二皇子与太子之位更近一步,徐浩肯定也会得到皇帝重用。在场众臣,每一个都是官场老油条,自然看出事情走向。吕启翰也站出来:“陛下,大灾之年,商人们皆是极力抬高粮价!”“二皇子和徐浩二人,几日时间便使得临水县粮食稳步下跌。”“此等治理地方之能,令我等朝中之人汗颜。”“臣请,将此事在朝中和各郡州府宣扬,用以激励地方官员效仿!”话音落下,不少人又站了出来。“吕尚书所言有理!”“臣等附议!”楚霄霆坐在龙椅上,微微点了点头。老二和徐浩,干得不错!其实,他早就想要提拔年轻官员,徐浩也在他的考核之内。此子,倒是可用之才。这时,白万策眼睛转了转,故作好奇:“如今临水县粮食价格降到一百二十文。”“不知,同为渤海郡下县城,望海县的粮价是多少?”宰相徐昆,面色淡然,随口问道:“望海县可有消息传来?”就在这时!“报!望海县八百里加急!”忽然,殿外有侍卫高声禀报。“宣人进来,当殿禀报!”赵大伴看了一眼楚霄霆,见他点头,连忙高声开口。“启禀陛下,望海县粮食价格飙升至二百一十文,百姓苦不堪言,围在县衙外不肯离去!”“望海县令送来奏折,再次参奏监察御史萧墨!”听完来人禀报,众位大臣纷纷变色。楚霄霆坐在龙椅上,没人看到的地方手掌握紧。他有些不敢相信,问:“望海县粮价,已经涨到二百一十文一斗了?”“回陛下,此事千真万确!”来人声音传遍大殿:“而且粮价还有持续上涨的苗头。”听到对方确认,楚霄霆脸色更加难看。他原以为萧墨像对付耶律皮似的,藏有什么奇谋妙计。结果,就这?简直是辜负了他的信任!两百一十文一斗的粮食价格,望海县的百姓如何能够承受。他甚至可以想象到,百姓们群情激奋的模样。这小子真是要闯下大祸!众位大臣也是议论纷纷,都觉得萧墨太胡作非为,肯定要将事情搞砸!这时,前来禀报的官员,又说道:“禀告陛下,望海县令还参奏萧墨,不仅不抑制粮价!”“他还每日流连山水,拜访各处寺庙道观。”“他要大兴土木,不仅要修建道路,还要翻新县衙等多处地方。”“望海县令实在看不下去,这才八百里加急,将此事上奏!”听到这话,殿内大臣们更是震惊。让他去抑制粮价,他故意抬高价格,大灾之年还要大兴土木?这小子到底想干什么?御史大夫周慎行怒哼一声,踏步而出:“简直岂有此理!”“老夫一生见惯了贪官污吏,这般肆意妄为,鱼肉百姓的祸害,还是头一次见!”“不管他是昏庸无能,还是将治理地方当做儿戏,都是大罪!”“此等误国之贼,断不可留!”见到周慎行暴怒出列,白万策眼中闪过兴奋之色。他也跟着走出队列,躬身道:“臣恳请陛下严惩萧墨,为我大乾铲除祸害!”吕启翰同样躬身,满脸愤慨:“臣同意白尚书的意见!”随着他们话音落下,又有不少大臣出来附议。一时之间,金銮殿内,充斥着大臣们义愤填膺的指责之声。楚霄霆端坐龙椅之上,面色也无法保持淡定,阴沉的仿佛要滴出水来。他心中仍是怀疑,萧墨不可能这般无能。不说,他以前从未表现出纨绔,就算普通人也应该知道如此做的利害。这小子到底在想什么?藏拙?不可能!楚霄霆脑中各种猜测闪过,不管萧墨到底如何打算,他都不能再放任不管!就在他要下令,把萧墨召回来之时。“陛下!”站在文臣队伍里的乌思远,迈步而出,朝着楚霄霆躬身一礼。前两日大朝会,他见众人对萧墨在望海县行事,存在诸多非议。近些天,特意每日上朝,就是等待事情不可收拾之时,出来助他一臂之力。乌思远在大乾威望很高,门下弟子遍布朝野。他一出来,大臣们便不再说话,全都将目光注视到他身上。“乌爱卿,你有何话要说?”楚霄霆抬手虚扶,疑惑问道。“回陛下,臣想提个建议!”“爱卿请说!”乌思远扫了一眼旁边大臣,不卑不亢道:“陛下,不管是望海县粮价,还是萧墨要大兴土木,全都是两日前的消息!”“如今具体情况,我们这里并不知晓。”“臣请陛下过两日再做决断,兴许到时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说完,乌思远再次朝着皇帝一礼。话音落下,大殿众臣面面相觑。乌思远的面子还是要给,就连徐昆也不愿轻易得罪他。况且,不过是两三日时间,想来萧墨也没本事翻盘。楚霄霆目光犹豫,他也被乌思远的话说动,手指在御案上敲了敲。“那就再等上几日,看看萧墨这小子到底再搞什么鬼!”:()镇国世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