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为什么如此笃定?”刘备不理解。刘平摊手:“水师就去了一万人,能消耗多少。”“不是两万吗?还有一万去了武陵,子龙那边应该也会派人去。”刘备又问道。刘平解释道:“那些人自然用的是荆州的粮草辎重啊。荆南四郡皆是他们的粮仓。”“哦你是这个打算啊?”刘备恍然大悟:“这样会不会不好?咱们不是要荆南四郡吗?”“没什么不好的。”刘平觉得刘备怪怪的:“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刘备讪笑一下,道:“毕竟是我大汉子民,太过苛待了可不好。”“什么?”刘平皱了皱眉头问道:“只是粮草而已,如何算苛待了呢?”刘备摆摆手,将这个话题掀过去,改问道:“那荆南四郡后续就交给刘琦吗?”刘平点点头:“明面上肯定是刘琦。只不过实际上,咱们得派一个信得过的,有能力的大将过去。”“派谁合适?”刘备又问道。刘平想了想,道:“等荆南四郡拿下来再说呢?现在说这些有些太早。”其实是没有好的人选。目前比较合适的,是荀封、杨永这两位,可以作为方面大员。资历和能力上都是足够的。剩下的人要么是资历不够,要么是能力不够。但是这两个人,杨永动不了,荀封若是动了,那就要操心兵部让谁接手。再往后退五年,年轻人都成长起来,其实就不会这么捉襟见肘了。董川、张既这种的,再过五年,都三十多岁了,还有一部分人都四十岁了。到时候他们的资历和能力都足够,用起来就比较方便。现在,暂时还不行。“也好。对了,那个总结某写完了。”刘备又提到这个事儿。刘平没接这个话,而是问了一句:“大兄,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想什么呢?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刘备被问到这,脸色更加不自然,犹豫了一会儿道:“德安啊,你觉得吾等是正义之师吗?”刘平听到这个问题,立刻意识到不对劲,连忙道:“大兄,最近是听什么人说什么了吗?”“倒也不是。”刘备否认道。但是刘平太熟悉刘备了,哪怕刘备再喜怒不形于色,再能隐藏自己的情绪,刘平也能看出来,刘备是在说谎。刘平也不说话,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刘备。刘备被他看的实在是扛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哎,实话跟你说了吧,最近成都来了一个大儒,某把他请了过来,跟他聊了几天。”“谁?”刘平沉声问道。“宋衷。”刘备给出了一个名字。刘平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感觉有一些陌生。此时能称得上大儒的,郑玄算一个,荀家的荀爽算一个,孔融算一个。洛阳那边蔡邕、卢植也算。南边的士燮也算。高诱这几年咖位也上来了,也能算。像司马防、诸葛玄这种的,也能勉强,但是学术上其实不如这些人。这个宋衷刘平没听说过,应该是比较年轻,还没有到名满天下的地步。但是能被称为大儒,那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宋衷这个人,如今算是比较出名的儒家学者。其最擅长的是《易经》、《太玄经》和《法经》。其实从学术上来说,他跟刘平应该很有共同点。毕竟一个研究《法经》的儒家读书人,跟刘平肯定是有些共同语言的。“此人,倒是没听说过。”刘平回了一句。刘备介绍道:“此人乃是南阳人,荆州最近比较出名的大儒,这一次来成都也是为了讲学,正好某得知了,便跟他交流了一番。此人才学出众,见解独到,属实是读书人典范。”刘平没想到刘备对这个宋衷的评价竟然这么高。而宋衷之所以来成都讲学,是受到了尹默的邀请。尹默如今就在成都做官,官职是礼部员外郎。他是宋衷的学生,因此才会邀请他过来。宋衷的学生还有很多,比方说日后魏国卫将军王肃、吴国太常潘濬等。也就是说,原本历史轨迹上,这位的弟子遍布魏蜀吴三国,而且还都身居高位。“所以,此人说了些什么,让大兄你会问出吾等是不是正义之师这样的问题?”刘平对宋衷没啥好感。很明显,这是宋衷给刘备说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刘备内心深处本就有的愧疚感,又开始作祟了。眼下的刘备,可不是历史上那个百折不挠的坚韧之人。这条时间线上,刘备一直都是顺风顺水,没有遭遇什么挫折。客观的来说,此时的刘备在心性上跟原本历史轨迹上的他相比,差的太多了。会被宋衷这种大儒影响到,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倒也没什么,只是某自己觉得吧,如今吾等要做的事情”“是匡扶汉室。”刘平直接打断了刘备的话:“吾等就是在匡扶汉室!如今朝廷暗弱,地方动荡,吾等就是大汉荣耀的压舱石,大兄,万万不可胡思乱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某倒是没有胡思乱想。”刘备摇摇头。刘平知道眼下不是劝他的时候,便开口说道:“大王心里有数便行。”“嗯。”离开了汉王宫,刘平没有回班房,而是直接去找了简雍。“怎么了?刑部那事儿还在调查中,再给某几天时间。”简雍还以为刘平是来催促他的。刘平摆摆手,道:“不是这个事儿,问你个事儿,那个宋衷是什么情况?”凡是跟刘备有接触的人,简雍这边肯定是要调查的,这都是为了刘备的安全考虑。简雍听到刘平提到宋衷,有些纳闷,不过还是回道:“就是个普通读书人,跟各方都没有什么牵扯。之前倒是被刘表征辟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去。”“一直在南阳讲学,这一些也是尹默的邀请,所以才来了成都。”“他有问题?”刘平摇摇头,道:“没什么。就是问问,对了尹默怎么突然邀请他过来了?”这眼瞅着要过年了,这个时候邀请人,是不是有点离谱了。而且宋衷还有真的就从南阳跑来了。简雍解释道:“也调查了。主要还是北面三家联合,宋衷觉得待在南阳不安全,所以就举家搬迁到成都了。尹默早就邀请过他了,但是他一直没来,这一次就是以这个借口过来的。”“这样名声上好听一些。”简雍说到这里,像是想到了什么,又道:“哦对了,他好像还跟王累关系不错,前些日子还去了王累府上做客。不过这也没什么,王累也算是咱们成都有名的儒家士人,两人相识倒也正常。”“这样啊”刘平听到王累这个名字的时候,有些应急反应,想到了刑部的事情:“刑部那事儿调查的怎么样了?”“还没有什么进展。”简雍摇摇头:“这边已经把刑部上下都调查了一遍,包括李参和王累两个人,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嗯?你们也没什么发现吗?”刘平有些意外:“那你刚才还说,再等几日?”简雍解释道:“什么都没查到其实也是一种结果。刑部既然没有查出来问题,那就说明问题出在外部。而能够跟六部接触的人,范围就那么大,多用点人手,几天肯定能查出来一些东西的。”刘平万万没想到,简雍都已经干出经验来了。这位可是长于外交的,硬生生把自己发育成了一个地下工作和刑侦工作的高手。要不说平台很重要呢。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们,基本上就一个小圈子,一个小县城的班底,就能席卷天下。不得不说的是,这里面有个人天赋的因素在,但是更大的原因是,他们有施展天赋的平台,以及成长所需的历练。简雍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你有把握就行。”刘平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道:“重点调查一下王累吧,某感觉他有问题。”“为什么?”简雍不理解:“这人能有什么问题?”王累的名声很好,而且性格刚直,不像是能藏事儿的人。做事情也很勤勉,当初司马防被拿下之后,多亏了王累废寝忘食的当卷王,处理了司马防留下来的烂摊子。倒不是说司马防做得不好,实在是司马防突然被拿下之后,很多该司马法处理、跟进的工作都没人处理了。当时,就是王累扛起了刑部的大旗。也因此,王累虽然不会说话,情商也低,但是在成都官场上还是比较受到认可的。刘平一摊手:“没什么理由,纯粹就是一种直觉罢了。”也不是全无来由的,只不过刘平很难跟简雍解释。历史上,王累是死谏刘璋,不要让刘备入蜀的。从这一点上来看,王累是刘璋的死忠。如今这条时间线上,王累虽然没有死谏刘璋,但是难保他还对刘璋抱有一定的忠诚度。这里面其实还有个原因。那就是益州派的这些人,其实从本心上还是不想让外人进入益州的。目前真的能把刘备当主公的,也就张家、任家。其他的,都是打工人心态。“那某知道了,会着重调查一下的。”出于对刘平的信任,简雍还是决定加大对王累的调查。:()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