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在汉末 > 第87章 谁给谁看啊(第1页)

第87章 谁给谁看啊(第1页)

“相如,你刚才为何如此做派?”出了丞相班房,王累有些不满的对李参说道:“此事吾等又没有过错,何必那样?”李参不知道该怎么回这话,只能打了个哈哈,敷衍了一下。王累也没再多说什么,而是提到了找到造假之人的事儿:“你觉得是谁制作假的卷宗,还做了假的印章?”李参看了一眼王累,幽幽的问道:“有没有一种可能,重点不在这上面呢?”“重点就是这个!”王累很确信:“你糊涂啊相如,你想想,这一次那人伪造了张刘氏的死刑,那下一次呢?下下次呢?”“而且,这可能都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之前的呢?有没有咱们没发现的?会不会用大印领刑部的钱?会不会用大印让人进刑部当差?”“这还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王累每一个猜测出口,李参就觉得刑部离自己远了不少,现在他感觉离自己远的不光是刑部,成都都开始远离自己了。深吸一口气,李参道:“回去就彻查!”“这才对!”他们俩走后,刘平开始头疼。一是头疼两人接下来的安排,二是头疼明年刑部该交给谁。“王累这人…”刘平还真不好评价,他肯定是个君子,只可惜君子不适合政治。这事儿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两人认栽,刘平敲打一下,他们回去内部处理就行。刘平也就当不知道了。现在这个情况,不算太严重,毕竟大印没丢,只是可能被人仿制了。真要说起来,这都不是他们俩的锅,是工部那边防伪做的不行。但事情出在刑部,又被捅到了刘平跟前,那就必须要处理。现在这个情况下,他必须要把王累和李参给拿下来,让刑部大换血。“等明年,等明年。”刘平不停的劝自己,一切等下一个五年计划。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尽如人意。首先是张刘氏的案子,除了张刘氏之外,查不到任何可疑的人。一点儿线索都没有,所有能查到的线索,都把凶手指向了张刘氏。但张刘氏并不认罪,哪怕是受刑了,仍旧喊冤。那这就更奇怪了,不是张刘氏,也查不到其他人,张家总不能是被鬼杀死的吧?然后就是那个可能存在的私刻大印的人,也是查不出来任何头绪。搞得王累和李参两个人都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见鬼了。不然没道理什么也查不出来。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王累这个人,该说不说,是真的有刚。啥也没有查出来,便主动找到了刘平,要请罪。“你的意思是,你们对内部彻查之后,什么也没查出来?”刘平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王累点点头:“的确,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大印没丢,负责卷宗的官员也没什么问题。”一旁的李参也跟着点头。他跟王累不同,王累只觉得是自己无能,没有查到问题。李参则是知道,这事情更大条了。如果真不是刑部的人干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有一个人或者一股势力,可以仿造六部大印,还能将仿造的卷宗送到丞相班房。刘备势力的最高权力机构、行政机构、六部衙门,被人家渗透成了筛子。“所以属下认为,这肯定是外面的人做的。需要成都县衙和执金吾的协助,三家协查,一定能够揪出来。”王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李参很想说,你要不然就别说了吧,咱俩老老实实的回家,或者找个偏远地方当个县令就完事了。这是往前肿的时候吗?就现在这个情况,这事儿,刑部还能插手吗?刘平现在也很无奈,同时也很愤怒。眼看着就过年了,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事儿比之前世家做局陷害董川那次严重多了。查到最后肯定人头滚滚。但刘平不理解的是,刘备现在这个实力,明眼人都知道该怎么选,为什么还有人搞这些呢?现在跟刘备作对,跟四九年投国军有什么区别?揉了揉眉心,刘平道:“这事儿,丞相府接手。”王累还想说什么,却被李参拦了下来:“那就听丞相的。”“行了,你们先回去吧。”为了防止王累犯浑,刘平摆摆手,让两人离开。两人走之后,刘平皱起眉头,随后起身。他得先跟刘备说一声。汉王宫。刘平将事情跟刘备说完了之后,刘备也是非常生气。“让宪和去查。”刘备决定让简雍去做这件事。刘平来找刘备,本身也存着这个心思。这件事,没有人比简雍更合适了。简雍目前掌握的情报部门,性质跟大明的锦衣卫其实差不多。“某也是这个意思。”刘平颔首:“那么刑部该怎么处理?”刘备犹豫了一下,问道:“你觉得呢?之前司马防已经没了,现在再没了李参和王累,你觉得谁更合适?”“这么多年下来,咱们手里也积攒了不少人,从员外郎里,提拔吧。”刘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刑部目前,由李参行尚书职,王累辅助。这两个人本职都是刑部侍郎。除了他们之外,刑部还有十来个员外郎。“你觉得谁合适?”刘备问了一句。刘平其实也有些麻爪,道:“刑部缺口是一个尚书,最少两个侍郎。尚书可以从其他六部的侍郎里面选一个,侍郎的话,可以从员外郎里选。”“侍郎里,谁合适呢?”刘备继续问道:“各地郡守其实也可以。”他又补了一句。刘平点点头,想了一会儿,道:“如果从侍郎里选的话”工部的动不了,兵部的侍郎是李同和张萌两个人,这两个人调来刑部做尚书,又有些力有不逮。剩下能选的人,其实很明了。户部和吏部现在都不能动,毕竟前不久才换了这两部的尚书。只剩下礼部的高诱和孙乾。“就孙乾吧。”刘平给了一个参考人选。刘备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道:“傅燮如何?”“傅燮?”刘平听到这个名字,觉得这人其实比孙乾更合适,便回道:“若是傅燮的话,那的确更合适。”其实刘平很久没有见过傅燮了。刘备入蜀之后,他并没有跟来。一直都在地方,上一次见他还是去年年末的时候,他跟着张飞一起来述职。如今傅燮是长安的太守。如果把他拉回成都做刑部尚书,那么长安又得提上来一个新的太守。这种重镇,肯定是要选个有能力的。“那长安该由谁接手?”刘备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来敏如何?此人如今是傅燮的副手,能力也非常不错,也熟悉长安的情况。"刘平说出了一个名字。“来敏?”刘备对此人没什么印象。刘平点点头:“这人本是刘璋的门客,咱们入蜀之后,被刘璋送到了某这里,因此人涉猎书籍广泛,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仓颉篇》《尔雅》的训诂学,喜好校正古籍文字,一开始便让他当了典学校尉,后来因功去了地方历练。”“哦,有印象了。”刘备恍然大悟:“大司空来艳之子对吧?”“没错。”刘平点头。刘备有些奇怪:“按你说的,他更适合礼部或者翰林院才对,怎么派去地方了?”“此人能力很强,允文允武,只不过吧,他不太会说话,礼部和翰林院的那些人不待见他。”刘平面露古怪之色。“不太会说话,这算是什么缺点,性子耿直一点罢了。”刘备不在意的说道:“德安,你可不是这种不能容人的人啊。”刘平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来敏这个人,就是毁在了他的一张嘴上。原本历史上,刘禅继位后,任命来敏为虎贲中郎将。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守汉中,准备北伐曹魏,请来敏担任军祭酒、辅军将军,但来敏口出狂言,被诸葛亮免官。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来敏返回成都担任大长秋,不久再次遭到免官。后来逐渐升迁为光禄大夫,又因过错而被免官。不过这哥们能活,活了九十七岁,一直到活到了景耀年间。他每次被免官,都只有一个原因,他不会说话。诸葛亮认为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指出他口出狂言、扰乱群体的问题。不过来敏这个人的能力的确是不错,不然的话就他那张臭嘴,早就跟祢衡一个下场了。见刘平不说话,刘备也不太在意,既然刘平能推荐来敏,那么来敏这个人的能力就是没问题的。“那就暂定来敏吧。”刘备定下来:“吏部那边某让文若去通知。”刘平点头,然后又道:“今年是咱们入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年,到时候您这边?”“放心吧,已经让文若给某写了一篇发言稿了。”刘备知道刘平想要说什么。刘平闻言嘴角抽了抽,道:“不是这个。某想说的是,今年的总结,您这边准备了吗?”“啊?某也要写这个?”刘备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刘平。刘平则反问了一句:“大家都总结了,为什么您不总结?”“你说的好有道理啊!”刘备有些无语:“有道理!”刘平却不管这个,继续说道:“您这个总结必须要做。”刘备见刘平说的认真,也不去想为什么,本能的决定听刘平的:“好,某这两天就开始写,写完了要给丞相班房送过去吗?”“啊?”这给刘平整不会了,连忙道:“那倒不用!!”“某还以为你要看呢。”“某这边的总结要给你看的啊,你给我看是怎么回事?”刘平觉得刘备有点儿太相信自己了。这不好。:()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