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应很愤怒,非常的愤怒。他觉得自己被出卖了,被全世界都出卖了。“为什么?!”虞应压抑着心中的怒火,一脸愤怒的看着司马防。司马防轻轻一笑,道:“这件事,你不是也同意吗?现在不过是技不如人罢了。”此时,虞应一行人还在刑部大牢,除了刘平和诸位尚书之外,刘备、关羽和徐荣也都来了。徐荣还带了三千人马,入了成都。当看到徐荣的时候,虞应就知道要遭,但是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急转直下到这个地步。刘备平静的看着虞应,问道:“为什么?某也想问为什么。”虞应张了张嘴,看了一眼司马防,最后沉默了下去。其中缘由,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他心里很是清楚。就像司马防说的那样,怪只怪自己技不如人。刘平则完全不理解虞应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也很好奇,为什么?为什么要整这么一出闹剧来。是的,在刘平看来,这就是一场闹剧。眼下的情况,也没什么好说的,这事儿也不是刘平能做主,只能看刘备。三天之后。虞应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了吏部尚书的职位,回武都老家休养。巧合的是,虞应的父亲因为意外,死在了武都。虞夫人表示要为父守丧三年,也搬去了武都。随后,工部尚书吴懿,被调去了永昌郡做太守,由宋瑜暂代工部尚书的职位。刑部尚书司马防被调到了长安,任张飞的长史,刑部尚书则由王累暂代。吏部尚书则交到了张肃手里。户部尚书皇甫嶐因为年迈选择致仕,本来户部尚书是打算给荀悦的,但是刘备在思考了一番之后,选择了由刘元起暂代。这算是刘备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政坛动荡了,经此一事,政务都得混乱小半个月。就在结果出来之后,刘平得知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跟他说的人,是司马懿。而让司马懿告诉刘平的人,则是司马防。其实按照刘平的想法,这些人都该杀,只不过在明白各种缘由之后,又有些理解刘备为什么心慈手软了。事情最早要从皇甫立文设计董川开始了。“这件事其实是杨家主导的。”司马懿像是一个无情的复述机器一样:“据家父所说,杨家觉得您虽然想要针对世家,但是仅凭您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要天子还需要治国,那就必须跟世家合作。”刘平平静的点点头。司马懿继续说道:“杨家在研究了您所有的政策以及《德安新书》之后,发现了两个最有威胁的地方。”“嗯应该是三个。”司马懿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第一个,就是科举这件事。”司马懿说到这里,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其实他们就是瞎操心,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不是吗?”刘平敲了敲桌子:“说事儿。”“哦。您也知道,之前咱们大汉选官靠的是察举制,其实说白了,就是世家和地方大族掌握了下层读书人的上升渠道,现在科举一开,无疑是让下层读书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其实这个也还好,下层读书人能上升的前提是,他得能读上书,学到真东西。”“不然的话,这所谓的科举不过是世家大族的玩物罢了。”说到这里,司马懿有些洋洋得意了。刘平轻轻咳嗽一声,道:“然后呢?”司马懿缩了缩脖子,继续说道:“然后他们就发现了第二个问题,您在有意培养普通老百姓出身的读书人,不管是提拔董川这些人还是在各地大兴学社。”司马懿越说越清楚。其实就是杨家主导,联络了司马防这些在刘备麾下的世家大族出身的高官。然后提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陷害董川和跟他一样的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员。一来可以打击这个群体,二来也可以影响到整个学社政策的推行。其实杨家臆想的更好。“按照杨家的想法,这件事最好的结果就是。您失去汉王的信任,您的新政中断,汉王重新开始重视世家大族。”司马懿说到这,又忍不住说道:“他们就是不明白,这事儿根子就不在您这儿。”刘平没有理会司马懿的吐槽,又问道:“皇甫嶐和虞应是怎么回事?这两个人怎么想的?”“吏部尚书那某倒是清楚,根子就在虞夫人那里。”司马懿点到即止。刘平瞬间明白了。刘备对刘禅还是太好了,让虞夫人有了危机感。她肯定告诉了自己的亲哥哥虞应。两兄妹估摸着就是因为这一点担心被人说动了。想到这里,刘平都觉得好笑,老老实实等着,刘封日后是百分百接班的。毕竟刘平、张飞、关羽、刘德然、简雍这些元从派,顶级大佬都是明白支持刘封的。现在这么一搞,可以肯定的是刘平和关羽两个人是完全不可能再支持刘封了。哪怕日后刘备仍然坚持立刘封都不行。至于皇甫嶐,刘平觉得自己这个便宜老丈人多少有点奇怪了。一开始告诉刘平是杨家在针对刘平的就是他,但是这件事上他又站在了刘平的对立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搞不懂,完全搞不懂。不像是一个成熟的政客,但要是说他首鼠两端,两边下注,那就有点看不起皇甫嶐了。他这个年龄、阅历肯定知道立场不绝对,就是绝对没立场。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的道理。他在思考的时候,司马懿则安安静静的坐着。其实他现在太尴尬了,自家老爹干了这样的事儿,他现在已经在研究自己是不是要跑路了。不光他要跑路,他还得给自己大哥写信,让大哥跑路。洛阳肯定不能去,他看不上洛阳小朝廷,除了有大义之外,啥优势都没有。袁绍、袁术两兄弟也不行。司马防看不上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司马懿一样看不上。剩下可选的就是曹操、刘表和孙坚三人了。刘表没有什么进取心,摆明了要割据一方,司马懿觉得没意思。孙坚虽然是个英雄,但是江东的基本盘太差了,想要理清楚不知道要多久,而且还不一定能理清楚。让司马懿自己来看,孙权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大汉,地方豪强世家门阀把持朝纲。数来数去就曹操最合适了。“仲达,最近子游那边的工作,你补上去。”就在司马懿想着要去投奔曹操的时候,刘平忽然开口。“啊?”司马懿没反应过来。刘平又道:“啊什么?这事儿你做不好啊?”“当然能。”司马懿连忙说道:“不过为什么不是孔明去啊?”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司马懿一直都在跟都督府帮忙,像这种政务上的事情,一般都是让诸葛亮顶上去的。刘平叹了一口气:“最近太忙了,文若去了地方,孔明得在班房搭把手。”听到这,司马懿忍不住说道:“孔明才多大,他身子骨能行吗?”“额,你知道的,孔明:()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