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大魁进宫的时间,正好是百官下朝的时候。邓大魁被传去了御书房。“臣邓大魁叩见皇上!”“免礼,邓爱卿,起来说话!”“谢皇上!”“小平子,赐座!”邓大魁谢了皇上,在下首坐下,才说明来意。“皇上,微臣今日进宫,是为微臣那大外孙子而来!”“大外孙子?”建安帝一时还没有想起来,他的大外孙子是谁。不过很快,想到了年初发下去的那道圣旨。“这样啊!”建安帝也有些失望,他可是答应福德郡主,要帮她寻回大哥。如今几个月过去了,竟然毫无消息,到底是怎么回事?“邓爱卿,你也知道,年初朕已发下圣旨,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消息传来,朕有些怀疑,是不是那陆云已不在人世了?”“皇上,昨日小女去护国寺听法,求了了悟禅师解签,禅师说了,微臣的大外孙活得好好的,就是能否相见,还要耐心等待!”“哦?”建安帝来了兴趣,看向邓大魁。“邓爱卿,了悟禅师果真这样说?”“回禀皇上,昨日求签之人若干,了悟禅师只解九签,有缘者可得!”“好,既然禅师都这样说了,那朕就再下一道圣旨,让各州府务必要找到陆云!”“臣多谢皇上!”邓大魁忙跪地谢恩。皇上连下两道圣旨,可是皇恩浩荡,得此殊荣,不知会让多少大臣眼红!然而,还不等邓大魁告退,有太监来报,京兆尹大人求见。“准了,让他进来!”邓大魁见没自己啥事了,就要告退。建安帝摆摆手,让他回去。只是还没有走出御书房,京兆尹匆匆而来,和邓大魁擦身而过。看京兆尹神色凝重,邓大魁不由停下了脚步。京兆尹大步进了御书房,跪下请安之后,就声音急切的说道:“皇上,大事不好了,宁州与嘉兴府大旱,又发生蝗灾,青州柳州部分地区也被波及,两府百姓颗粒无收,州府衙门已无力施救,派出来送信的人,也几次三番被流民所抢,最后派出的信差随着流民总算出了灾区,把信送到了京兆府!”“什么?”建安帝大惊,豁的站了起来。“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回皇上,据送信之人所言,两府遭灾正是初夏,如今已经过去一月有余!”“真是岂有此理,两府知府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做提前准备,直至旱灾发生,蝗灾发生,百姓流离失所,才来禀告?”建安帝大怒,拍案大骂。邓大魁也吓了一跳。两府遭灾,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此事事关重大,他自然不可能一走了之,又回到了御书房。建安帝怒气冲冲,在案前走来走去。“小平子,立刻传朕口谕,命众臣速速入宫!”“奴才遵旨!”小平子不敢耽误,忙出去安排人,分头行动。有些大臣刚回到家,屁股还没有坐稳,传旨太监就跟着来了。只得急匆匆又进宫去了。御书房中,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皇上为何如此震怒。“京兆尹,你来说!”建安帝沉声说道。“是,微臣遵旨!”京兆尹不敢耽误,忙把情况说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的,不日可能就有大批灾民赶到京城,诸位大人,还要尽快想办法才是!”“什么?”所有人都震惊了。这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越这是怎么了?怎么这天灾人祸接二连三的发生,真是让人疲于应付。诸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不由自主,齐齐看向户部侍郎邹正明。邹正明苦着一张脸。又来了!又来了!老天爷啊!你就饶了我吧!我爬上这个位置容易吗我?本以为管着国家的钱袋子,是多有面子的事,想不到竟然是这么个苦差事,他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哟?建安帝也看向邹正明。邹正明头皮发麻,忙跪下磕头。“皇上,春日已经拨了不少钱粮押送至蒲城丰县,后又调拨了一部分钱粮,发放了边疆将士的春季军饷,如今夏季军饷还没有着落呢,就等着秋收之后补上,如今……”邹正明有些说不下去了,表情真的是苦不堪言。如今国库真的是捉襟见肘啊!“砰~”建安帝怒极,一掌拍在桌案上,看着诸位大臣眼神犀利。“诸位,我大越立朝二十余年,父皇与我也不曾懈怠,这江山却还是这般千疮百孔,国库年年空虚,入不敷出,到底为何?”“……!”“尔等为我大越股肱之臣,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提议?”“……!”建安帝见无人回话,脸色更加黑沉。“柳丞相,你来说!”“皇上,臣知道皇上兢兢业业治理大越,如今这般光景,微臣觉得比起刚立朝之时,已经好转不少!”,!柳丞相被点名,只得出列,斟酌之后,才郑重的说道。“虽然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至少老百姓安居乐业,勉强能填饱肚子,如今京城周边百姓农闲之时,都进城务工,日子不再如之前那般拮据,到处呈现一片新气象,未来可期!”“朕现在想听的是,要如何解决两府遭灾的问题!”“皇上,天灾难测,如今也只能尽快安排赈灾事宜,尽量把损失降至最低!”“好,那就尽快安排赈灾,这次,哪位爱卿愿意前往赈灾?”“……”建安帝看到众臣又是这般,默不作声,忍不住冷哼一声。这就是他的股肱之臣!好得很!“皇上,微臣愿意前往赈灾!”还不等建安帝发作,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夏爱卿愿意去赈灾?”建安帝见有人毛遂自荐,压下心中的火气,看向说话之人。正是东阁学士夏明渊。柳丞相也看向他。夏明渊可是他的得意门生,自己一直以来,也对他非常看好。见他毛遂自荐,不由捋着胡须暗暗点头。“皇上,夏学士愿意前往赈灾,再好不过,还请户部尽快调拨钱粮物资,前往两府赈灾!”“皇上,这国库所收赋税,历年以来,皆有造册,各有出处,想要大量调拨钱粮,难啊!”邹正明心中发苦,上前跪拜下去。“皇上,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若再有一月,秋粮收获,各州府所缴纳赋税,还能救一时之急,现在臣也是无法……”邹正明说着,有些说不下去了。“现在能调拨多少?”建安帝不想听他诉苦,冷声问道。“皇上,粮食不足十万石,银两不足八万两……”邹正明说着说着,感觉一股无形的威压慢慢笼罩着自己,不由汗湿了后背。“很好,那就悉数调拨,派人押送至遭灾两府!”“这,皇上,若悉数调拨,不留余地,万一……”“皇上,还请三思!”“皇上,不若留下三分之一,其余的,用来赈灾如何?”“嘭~”一声闷响,建安帝一拍面前桌案。:()灾荒年,我在深山老林里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