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楼的大卖场稳定了下来,陆元元就筹划起了二楼的茶楼和三楼的酒楼。周沐找的人,也陆续到来了。陆元元只提了一些建议,还有一些菜谱,就全权交给周沐负责。“承蒙郡主大人如此信任周某,周某就是肝脑涂地,也要帮郡主大人经营好八宝楼!”“周叔言重了,不用你肝脑涂地,你有这个能力,八宝楼就是你的战场,以后八宝楼要开遍大越,周叔就是大掌柜,我相信你!”周沐心中震撼,这位郡主大人竟然如此看得起他。他眼神坚定,对陆元元抱拳一揖:“周某定不负郡主所托!”陆元元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古人更重承诺,信字当头。周沐绝对是一个君子,能力也不容小觑。相信八宝楼在他的手中,绝对能发扬光大。她忙向周沐回了一礼。“周叔,还有一件事我要麻烦你!”“郡主请讲!”“你也知道,我二哥三哥出生农家,经历有限,现在正是要成家立业的时候,我想请周叔把他们带在身边,教导一二,以后成就如何,就看他们的悟性了!”“……承蒙郡主看重,周某自当尽力教导二林三林!”“多谢周叔!”“郡主太客气了!”回到家,陆青山去地里干活,还没有回来。家里几十亩地,全凭家里人干活,有些吃力。今年陆青山就雇佣了羊头沟,和野羊岭的村民来干活。村里人见状,也纷纷效仿。因为村子里不少青年和半大小子,都去八宝楼做事,还有一些村民租赁了小吃档口,在那边卖吃食。地里的活计就有些顾不上了。羊头沟和野羊岭的人,多少还是和枫林村的人熟悉,两个村子里的良田又少。本来想响应政策搬迁到县城附近居住,可是又舍不得大片的柿子林。两个村子里的人,这几年靠着这些柿子,可是赚了不少钱。即便地少一些,关系也不大。所以就一直没有搬迁。农闲的时候,也没有少去县城打工赚钱。两个村子也有好几个半大小子,去了八宝楼做工。两个村子里的人对枫林村,对陆家,可以说是感恩戴德。陆青山说了一声,村里人都争着要来干活,不要工钱。陆青山哪里能过意得去,喊来陈村长和黄村长,对二人说了不说话。“两位村长,你们的好意,青山心领了,这干活不是一天两天,以后可能还要经常麻烦大家,不收工钱是万万不可的!”“陆员外,可是村民们过来的时候,都一致同意不收你家的工钱,这……”“二位,话我就说到这里了,不收工钱不行,你们回去给乡亲们说道说道,以后我家的地里活计肯定不少,还要经常麻烦大家,不然我就去雇别人了!”“哎呀,陆员外,你可不要雇别人,不然我可没办法向乡亲们交待,行,回去我就告诉大家,工钱照收,总行了吧!”陈村长有些急了,这怎么成?大家的目的就是要报恩,要是逼得恩人另外雇人,不是有负他们的初衷吗?陈村长对陆青山一直都是感激的。虽然请他说媒,最后一个也没说成,不过,两个姑娘还是定到了枫林村。要带着爷爷奶奶嫁人的那个姑娘,说给了陆大牛。另一个姑娘也说给了族老陆富贵的其中一个孙子。陆大牛家里人口简单,就赵金花和陆富强两口子。陆大牛现在也没那么孩子气了。跟着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确实改变不小。再加上陆元元这两年,在村子里的田间地头,定时撒了不少灵池水,确实让村子里的人受益良多。老人小娃都很少生病,连看病的钱都省下了。村里人还以为这两年吃得好,穿的暖,身体慢慢休养过来了,哪里知道陆元元的用心良苦。四月底,八宝楼二楼的茶楼,三楼的酒楼,正式开业。这对临川县的百姓来说,真的是大喜事。茶楼和酒楼要用人,不少年轻人都应招而来。几百个人,就有几百个家庭受惠。周沐按照陆元元的思路,专门聘请了两位说书先生,在二楼的茶楼,分早晚两场说书。奇闻怪谈,民间故事,还有一些话本子,都是说书先生讲书的内容。为了吸引人,陆元元每天晚上熬夜写故事。确切的说,是抄故事。前世她看过的一些故事,只要是有印象的,都把名字记下了,慢慢回忆着写下来。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多少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不论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后来的不少武侠小说,仙侠小说,都是不错的题材,陆元元打算慢慢写。三楼的酒楼就更好办了。陆元元写出了整套的菜谱,冷盘,风味主食,各种热炒,荟聚了煎炸煮炒焖,各种食材都有多种多样的做法,完全打破了这个时代大家吃炖菜的习惯。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八宝楼的美食一经推出,顿时吸引了不少县城的好吃之人。走在街上,碰见熟人,第一句话就是:“你去八宝楼吃饭了没有?”“去了去了,我给你说,八宝楼的饭菜真的是绝了,那道红烧肉真是酱香味浓,肥而不腻,……”“是吧!我最:()灾荒年,我在深山老林里重建家园